不同的身份却有同样的爱心
2008-05-26 08:41:45 |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作者:王眉灵 谢明刚
从成都爱心食堂成立以来,无论在中央厨房,还是在安置点的食堂分店,都能看到一个个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见证了爱心食堂的发展壮大,也为受灾群众吃上热饭菜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与热诚
17岁的灾区女高中生
“婆婆,吃饭了!”听到这声呼唤,84岁的陈淑芳老人从床上坐起,笑眯眯地接过黎琴递来的饭盒,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陈淑芳老人患有类风湿,手指、足趾已严重变形,所以吃饭握不住筷子只能用勺子。嚼着香喷喷的饭菜,老人开心地说:“好吃!”
这是在都江堰市天府大道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的444号帐篷。三天前,爱心食堂三只耳分店在这里设立后,黎琴就当起了志愿者,在打饭期间帮着维持秩序。前天,听说444号住了一位行走不便的老人后,分店决定每顿为老人打好饭,由志愿者送到帐篷里,熟悉安置点环境的黎琴就多了这项送饭的任务。
其实黎琴也是一名受灾群众,今年17岁的她在灌中读高二,她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垮塌了,学校暂时停课,黎琴就和爸爸妈妈住进了天府大道临时安置点。分店开张那天,她看到分店因人手不足而在现场招志愿者时,就主动报名了,“反正我现在天天都在耍,还不如帮着做点事。”
444号帐篷离爱心食堂分店有10多分钟的路程,当黎琴又回到分店的时候,已经下午1点钟了,分店的饭菜已经分发完,她和店里的工作人员打声招呼就回“家”去了。“你还没吃饭呢!”记者叫住她。“我回去吃,家里帮我打了的。”黎琴笑着挥挥手走了。
21岁的成都“潮”小伙
中午时分,爱心食堂三只耳分店前打饭的受灾群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张宗维站在一个打饭的“窗口”外维持秩序,并帮受灾群众将碗递给“窗口”内的厨师:“几个人的量?”饭菜打完后,他又朝群众比划着:“从这边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张宗维面前的队伍有序地前移、缩短,一顿饭的工夫下来,张宗维的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
21岁的张宗维一头黄发,看起来很“潮”的他,感觉上与这个简陋的临时安置点并不相符,但张宗维却甘之如饴,“我们至少要在这里呆一个星期才回成都。”张宗维原本在一家铺子卖手机,19日,看到成都爱心食堂成立并广招志愿者的时候,他马上就报了名,了解到爱心食堂需要比较长期、固定的志愿者后,他干脆辞了职,一心一意当起志愿者来。23日,随着三只耳分店的成立,他作为分店的固定志愿者来到了都江堰。
分店每天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中、晚两餐,除了维持秩序,每天开饭前,张宗维都要和店里的其他4名志愿者搬运中央厨房送来的饭和经过初加工的肉菜,饭菜送完后还要打扫卫生。一个分店的厨师、志愿者7天左右轮换一次,这几天,张宗维和大家就住在食堂旁边的帐篷里。晚饭后,他和几名志愿者就到安置点陪老人们谈话:“他们年纪大了,走路比较累,陪他们说说话,他们也很高兴的。”
新疆来的志愿者组长
上午10点,正是位于新都区的爱心食堂中央厨房忙碌的时候,志愿者们两人一组地将库房里的莲白、芹菜等蔬菜用推车运到厨房里,这里,洗菜、切菜的志愿者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切好的蔬菜在案头堆成了小山。一个戴眼镜的青年男子在库房和厨房之间穿梭着,一会儿帮着抬东西,一会儿带进几位新到的志愿者并给他们分配任务,天气不热,但他的额头上满是汗珠。
他叫孙志远,是爱心食堂志愿者队伍的组长。5月4日,孙志远从新疆来成都,准备考察做点生意。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马上报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当起了志愿者,紧张的一周救援过去后,他看到爱心食堂需要志愿者,又报名来到了这里。
在中央厨房当志愿者并不轻松,物品卸载、初加工、搬运是每天的常态,有时晚上来了捐赠物资,孙志远还要临时组织人手连夜搬运货物。他们就住在中央厨房旁边的一栋小楼里,一间房内由3张单人床拼在一起可以挤5个男生。虽然条件艰苦,但孙志远并不在意,“我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做志愿服务。”他说,少工作一个月不过是少挣几千块钱的事,而能为灾区群众做点事,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为志愿者队伍的组长,孙志远现在最忧虑的事是能提供长期志愿服务的人并不多,虽然报名参加志愿者的人数已经上百,但多数只能帮一两天忙。“物品的进账、出账记录啊,初加工啊什么的,由熟手来做,要快捷得多。”他说。
今日急需物资:
雨靴、钢丝球、洗菜池、厨师工作服、烧碱、料酒、扫把、拖布、吊扇、肥皂、灭鼠器具、单人行军床、棉被、垃圾袋、粗手套、泡菜缸、白酒。
爱心食堂24小时热线电话:87370505,87343555
17岁的灾区女高中生
“婆婆,吃饭了!”听到这声呼唤,84岁的陈淑芳老人从床上坐起,笑眯眯地接过黎琴递来的饭盒,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陈淑芳老人患有类风湿,手指、足趾已严重变形,所以吃饭握不住筷子只能用勺子。嚼着香喷喷的饭菜,老人开心地说:“好吃!”
这是在都江堰市天府大道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的444号帐篷。三天前,爱心食堂三只耳分店在这里设立后,黎琴就当起了志愿者,在打饭期间帮着维持秩序。前天,听说444号住了一位行走不便的老人后,分店决定每顿为老人打好饭,由志愿者送到帐篷里,熟悉安置点环境的黎琴就多了这项送饭的任务。
其实黎琴也是一名受灾群众,今年17岁的她在灌中读高二,她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垮塌了,学校暂时停课,黎琴就和爸爸妈妈住进了天府大道临时安置点。分店开张那天,她看到分店因人手不足而在现场招志愿者时,就主动报名了,“反正我现在天天都在耍,还不如帮着做点事。”
444号帐篷离爱心食堂分店有10多分钟的路程,当黎琴又回到分店的时候,已经下午1点钟了,分店的饭菜已经分发完,她和店里的工作人员打声招呼就回“家”去了。“你还没吃饭呢!”记者叫住她。“我回去吃,家里帮我打了的。”黎琴笑着挥挥手走了。
21岁的成都“潮”小伙
中午时分,爱心食堂三只耳分店前打饭的受灾群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张宗维站在一个打饭的“窗口”外维持秩序,并帮受灾群众将碗递给“窗口”内的厨师:“几个人的量?”饭菜打完后,他又朝群众比划着:“从这边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张宗维面前的队伍有序地前移、缩短,一顿饭的工夫下来,张宗维的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
21岁的张宗维一头黄发,看起来很“潮”的他,感觉上与这个简陋的临时安置点并不相符,但张宗维却甘之如饴,“我们至少要在这里呆一个星期才回成都。”张宗维原本在一家铺子卖手机,19日,看到成都爱心食堂成立并广招志愿者的时候,他马上就报了名,了解到爱心食堂需要比较长期、固定的志愿者后,他干脆辞了职,一心一意当起志愿者来。23日,随着三只耳分店的成立,他作为分店的固定志愿者来到了都江堰。
分店每天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中、晚两餐,除了维持秩序,每天开饭前,张宗维都要和店里的其他4名志愿者搬运中央厨房送来的饭和经过初加工的肉菜,饭菜送完后还要打扫卫生。一个分店的厨师、志愿者7天左右轮换一次,这几天,张宗维和大家就住在食堂旁边的帐篷里。晚饭后,他和几名志愿者就到安置点陪老人们谈话:“他们年纪大了,走路比较累,陪他们说说话,他们也很高兴的。”
新疆来的志愿者组长
上午10点,正是位于新都区的爱心食堂中央厨房忙碌的时候,志愿者们两人一组地将库房里的莲白、芹菜等蔬菜用推车运到厨房里,这里,洗菜、切菜的志愿者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切好的蔬菜在案头堆成了小山。一个戴眼镜的青年男子在库房和厨房之间穿梭着,一会儿帮着抬东西,一会儿带进几位新到的志愿者并给他们分配任务,天气不热,但他的额头上满是汗珠。
他叫孙志远,是爱心食堂志愿者队伍的组长。5月4日,孙志远从新疆来成都,准备考察做点生意。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马上报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当起了志愿者,紧张的一周救援过去后,他看到爱心食堂需要志愿者,又报名来到了这里。
在中央厨房当志愿者并不轻松,物品卸载、初加工、搬运是每天的常态,有时晚上来了捐赠物资,孙志远还要临时组织人手连夜搬运货物。他们就住在中央厨房旁边的一栋小楼里,一间房内由3张单人床拼在一起可以挤5个男生。虽然条件艰苦,但孙志远并不在意,“我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做志愿服务。”他说,少工作一个月不过是少挣几千块钱的事,而能为灾区群众做点事,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为志愿者队伍的组长,孙志远现在最忧虑的事是能提供长期志愿服务的人并不多,虽然报名参加志愿者的人数已经上百,但多数只能帮一两天忙。“物品的进账、出账记录啊,初加工啊什么的,由熟手来做,要快捷得多。”他说。
今日急需物资:
雨靴、钢丝球、洗菜池、厨师工作服、烧碱、料酒、扫把、拖布、吊扇、肥皂、灭鼠器具、单人行军床、棉被、垃圾袋、粗手套、泡菜缸、白酒。
爱心食堂24小时热线电话:87370505,87343555
责任编辑:杨俊杰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