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空前透明之举抗击汶川大地震
2008-05-14 11:35:03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顾钱江 季明 海明威
四川省政府13日下午举行汶川大地震后首场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还向在场记者表示,类似发布会将定期举行。
从12日深夜起,多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已陆续赶到成都,有的已进入都江堰等灾区采访并发回现场报道。
“相当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高级官员的快速反应,与中国当年应对唐山大地震有巨大的不同。”美国《纽约时报》13日这样评论。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12日下午突发7.8级地震后,震中附近交通、通信全面中断,变成一座“孤岛”;但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网站不断滚动更新的灾情报告和求救信息,为外界获知震中灾情提供了唯一且宝贵的渠道。
阿坝州应急办主任何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灾情太严重,只有及时全面地公布消息,让外界充分了解震中的情况,我们才可能尽快得到救援。”
在这次32年来最严重的大地震发生后短短几个小时内,中国已进入紧急救灾状态。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政府部门的信息透明度之高引人注目。四川、重庆、甘肃等地民政和地震部门不断滚动发布最新灾情和遇难者数字等信息;目前,除因道路阻塞仍无法抵达震中区域外,海内外都能与救援力量几乎同步地了解到过去还属于“敏感内容”的灾情和救援情况。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针对舆论中的一些疑虑,中国地震局及各地地震监测部门迅即发布消息,明确否定了“北京12日晚将发生强烈余震”“浙江发生地震”等谣言;广东、河南等地政府还通过手机短信向公众发去安全提示。
三峡总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世界头号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安然无恙的消息。
及时的信息披露让各地民众很快平静下来。12日下午,从北京、上海多座高层写字楼台中跑出求生的职员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并如常下班回家。在成都等地,众多市民由担心自身安全逐渐转为关注灾区民众,走上街头采血车奉献爱心。
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调,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2003年以来,中国陆续遭遇非典危机、洪涝灾害、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拉萨等地暴力事件和此次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机制和能力受到严峻考验,也推动了更透明、更有力的危机处理机制的成熟。
在今年初罕见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后,中国提出:要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尽管灾区的伤亡数字还在上升,但令人欣慰的是,各地开始传出越来越多民众获救的消息。
一直关注救灾进展的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潘光认为,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组织起高层次、高集中度、高敏感性、高执行力的应急响应机制来看,历经考验的中国政府已逐渐建立完善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举国应急体制”。(完)
从12日深夜起,多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已陆续赶到成都,有的已进入都江堰等灾区采访并发回现场报道。
“相当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高级官员的快速反应,与中国当年应对唐山大地震有巨大的不同。”美国《纽约时报》13日这样评论。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12日下午突发7.8级地震后,震中附近交通、通信全面中断,变成一座“孤岛”;但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网站不断滚动更新的灾情报告和求救信息,为外界获知震中灾情提供了唯一且宝贵的渠道。
阿坝州应急办主任何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灾情太严重,只有及时全面地公布消息,让外界充分了解震中的情况,我们才可能尽快得到救援。”
在这次32年来最严重的大地震发生后短短几个小时内,中国已进入紧急救灾状态。
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政府部门的信息透明度之高引人注目。四川、重庆、甘肃等地民政和地震部门不断滚动发布最新灾情和遇难者数字等信息;目前,除因道路阻塞仍无法抵达震中区域外,海内外都能与救援力量几乎同步地了解到过去还属于“敏感内容”的灾情和救援情况。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针对舆论中的一些疑虑,中国地震局及各地地震监测部门迅即发布消息,明确否定了“北京12日晚将发生强烈余震”“浙江发生地震”等谣言;广东、河南等地政府还通过手机短信向公众发去安全提示。
三峡总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世界头号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安然无恙的消息。
及时的信息披露让各地民众很快平静下来。12日下午,从北京、上海多座高层写字楼台中跑出求生的职员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并如常下班回家。在成都等地,众多市民由担心自身安全逐渐转为关注灾区民众,走上街头采血车奉献爱心。
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调,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2003年以来,中国陆续遭遇非典危机、洪涝灾害、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拉萨等地暴力事件和此次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机制和能力受到严峻考验,也推动了更透明、更有力的危机处理机制的成熟。
在今年初罕见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后,中国提出:要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尽管灾区的伤亡数字还在上升,但令人欣慰的是,各地开始传出越来越多民众获救的消息。
一直关注救灾进展的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潘光认为,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迅速组织起高层次、高集中度、高敏感性、高执行力的应急响应机制来看,历经考验的中国政府已逐渐建立完善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举国应急体制”。(完)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