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在"嫦娥一号"月面图片发布仪式上的讲话
2007-11-27 09:15:59 | 来源:新华社
在“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片发布仪式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07年11月26日)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自豪的心情,出席“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片发布仪式。“嫦娥一号”卫星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了清晰的可见光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探月工程研制、建设、发射、测控和科学应用等各项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使我国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的行列,这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必将进一步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而努力奋斗。
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首次探月工程非常关心,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在“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后,立即发来贺信表示祝贺。探月工程寄托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热切期盼。有一位老华侨曾经深情地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现在,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你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月球是距离人类家园最近的天体,寄托着人类的无限神往。嫦娥奔月、万户飞天,是中华民族久远的美好梦想。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了无数赞月咏月的瑰丽诗篇。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使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始变为现实,并再一次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提高我国整体科技能力和水平,开辟了新的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跃升。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与“两弹一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一样,表明我们完全能够在高科技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在高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相关科研和生产的发展,是快速提升我国经济、科技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探月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和系统可靠性,对设计和制造全系统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质量复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首次探月工程任务。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与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形成科学高效的系统管理模式。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科学应用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又好又快地实现了工程目标。实践证明,实行全局一盘棋,多方合作,大力协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有效方法。
第四,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精心指导工程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准确把握工程发展的节奏和脉络,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成为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实践证明,最重要的科技实力在于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首次探月工程研制队伍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一大批年仅30-40岁的业务骨干领衔担任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这表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人才辈出、后继有人,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探月工程是新时期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第一个向祖国和人民汇报的工程。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不仅实现了工程目标,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而且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深空探测人才队伍,实现了“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出人才”的要求,为深入开展月球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我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一要认真总结首次探月工程的经验,既为今后的探月工程打好基础,又为国家其他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二要抓好“嫦娥一号”卫星的在轨管理、数据传输处理和科学分析与应用工作,圆满实现既定的科学目标。三要充分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资源,利用我国首次获得的第一手月球科学探测数据,研究出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四要抓紧开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立项和组织实施,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关键技术,争取早日实现探月工程后续目标。
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掀开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推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温家宝
(2007年11月26日)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自豪的心情,出席“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片发布仪式。“嫦娥一号”卫星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了清晰的可见光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探月工程研制、建设、发射、测控和科学应用等各项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使我国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的行列,这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必将进一步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而努力奋斗。
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首次探月工程非常关心,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在“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后,立即发来贺信表示祝贺。探月工程寄托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热切期盼。有一位老华侨曾经深情地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现在,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你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月球是距离人类家园最近的天体,寄托着人类的无限神往。嫦娥奔月、万户飞天,是中华民族久远的美好梦想。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了无数赞月咏月的瑰丽诗篇。我国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使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开始变为现实,并再一次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提高我国整体科技能力和水平,开辟了新的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跃升。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与“两弹一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一样,表明我们完全能够在高科技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在高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相关科研和生产的发展,是快速提升我国经济、科技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探月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和系统可靠性,对设计和制造全系统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质量复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首次探月工程任务。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与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多学科集成,形成科学高效的系统管理模式。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科学应用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又好又快地实现了工程目标。实践证明,实行全局一盘棋,多方合作,大力协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有效方法。
第四,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精心指导工程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准确把握工程发展的节奏和脉络,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成为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实践证明,最重要的科技实力在于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根本保证。首次探月工程研制队伍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一大批年仅30-40岁的业务骨干领衔担任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这表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人才辈出、后继有人,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探月工程是新时期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第一个向祖国和人民汇报的工程。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不仅实现了工程目标,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而且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深空探测人才队伍,实现了“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出人才”的要求,为深入开展月球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我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一要认真总结首次探月工程的经验,既为今后的探月工程打好基础,又为国家其他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二要抓好“嫦娥一号”卫星的在轨管理、数据传输处理和科学分析与应用工作,圆满实现既定的科学目标。三要充分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资源,利用我国首次获得的第一手月球科学探测数据,研究出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四要抓紧开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立项和组织实施,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关键技术,争取早日实现探月工程后续目标。
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成功,掀开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推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