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来自于平凡
2007-06-12 08:35:3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总有一种精神令人感动,总有一种执著打动人心。家徒四壁,孩子没有工作,月均800元的工资,供养着一家六七口人的日常开支,不向组织张口,不向群众伸手,不向人情让步……忠厚老实的模范法官杨庆龙的平凡事迹,读来令人心酸,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在这里,我们向不幸去世的杨庆龙法官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人致以诚挚慰问。同时,我们也向全国千千万万个像杨庆龙一样默默奉献的法官表示崇高的敬意。

杨庆龙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它反映了当前相当一部分基层法院特别是人民法庭法官工作生活的“原生态”。杨庆龙是他们中间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法官,就是这样默默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用自己全部的才华和心血推动法治的车轮前进。他们真正做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尽管平凡渺小,但困苦不改其志,磨难不易其坚,诱惑不变其节。他们值得我们敬仰,他们是法治的脊梁。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不管干什么事情,如果没有一股子气,没有一股子劲,就什么也干不好。干出一番顶天立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业需要精神支撑,干好平凡琐碎的事也同样能考验一个人的精神。一位模范法官曾经这样说过:“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了,那你就不平凡了。”杨庆龙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的生活艰苦,他的岗位平凡,但他却毫无怨言、满腔热情地干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所以他是伟大的,他的精神境界是高尚的。这种精神是干好每一项事业的前提,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我们还要提醒每位法官保重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同时希望各级法院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法官特别是对那些工作在人民法庭的法官生活上能给予更多关心爱护,不要让杨庆龙式的悲剧一再重演,因为他们是社会共同的财富。今年四月,胡锦涛同志在宁夏考察工作时提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积极贯彻这一讲话精神,切实帮助法官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更好地健康工作,更多地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