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国际市场和谐发展的主动力
——访“知识产权法”专题论坛中方主席蒋志培
2005-08-10 08:25:4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窦玉梅
蒋志培在接受记者采访。
  知识产权作为目前颇受注目的热点话题,作为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讨论的专题之一,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专题的筹备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世界法律大会知识产权法专题论坛中方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蒋志培。

  20多年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生涯,使蒋志培成为国内知识产权领域有口皆碑的专家型法官。中国法官学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这些头衔和世界法律大会知识产权法专题论坛中方主席并列在一起,任谁也不会觉得奇怪。在办公室,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法学博士显得十分从容。

  面对记者的提问,蒋志培首先介绍了该专题的基本情况。

  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北京开幕后,将展开多领域的论坛。9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多项小组讨论,比如公共健康危机与卫生法、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法律与技术、司法与传媒等,知识产权法是这天上午所进行的专题论坛之一。该论坛将由与会的各国代表自由选择参加。由于专题论坛全体会议的时间有限,9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中方主发言人初步选定了三名,一位是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教授郑胜利,一位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吴汉东,还有一位是曾担任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的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国强,他们的发言将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定主义,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和我国应对战略以及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解决机制等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伊德里斯博士将出席该论坛并发表演讲,外方的其他主发言人正在选定中,他们将对涉及众多知识产权执法、促进知识产权的使用与传播等国际法律问题进行研讨,分享司法实务经验。该论坛是近年来难得的一次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律专业论坛。至今为止已经接到有关论文数十篇,许多中外专家学者、法官等要求发言。为了满足与会代表分享经验、发表观点的积极要求,在人民大会堂的会议结束后,北京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还将继续召开专题研讨,使论坛更加深入、广泛。该论坛除由蒋志培担任中方主席外,还由北京大学教授郑胜利、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孔祥俊等任论坛联络组负责人。目前,论坛的全部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对于知识产权法作为专题研讨的意义,蒋志培给予了高度评价。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产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签订生效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又一波历史性的提升。

  蒋志培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三年多,进入了“入世”的后过渡期。我国承诺了TRIPS协议的义务,修改完善了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对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护。而我国市场巨大、经济发展迅速,现今已经成为专利和商标的注册登记大国,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起着前所未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已经决策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此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在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中会起到特殊的作用。国家正在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最高人民法院也适时启动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完善的重点调研课题。为自主发展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向世界介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享国际经验,与各国法律界人士共同切磋知识产权法律机制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世界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关切知识产权保护,因为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世界法律大会中设立这样的专题论坛也就顺理成章了。

  蒋志培相信,在这次世界法律大会中开辟知识产权法专题论坛,必将对提高我国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人们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新动向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