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法律人的朋友
2005-01-02 08:52:4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滑力加
 

    看了郅四清所写《中国法院网给了我太多的关爱》,我更是深有同感。

    我是从部队转业到检察院工作的。随着年龄的增大,2001年,我离开了繁忙的起诉部门,担任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专职委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各科室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先行审查,并向检察长提出建议。按军队的说法,也就是给检察长当参谋。为了当好这个参谋,自己首先要精通法律,还要注重调查研究。于是年过半百的我买了电脑,学了五笔打字。后来又上网查资料。

    去年,我看到了中国法院网。上面的文章很精彩。从此,中国法院网、法制日报网、中国法学网、正义网等法律网站成为我每天必看的网站。

    这时,我开始给一些法律网站写点研究文章。但一开始并没敢给法院网投稿。

    2003年,我的一篇论文投到某法律网站,过了半个月(网站规定一稿不得两投,半个月不采用才可转投),我发现我的文章不但没被采用,反而在规定的到期日,一篇观点、内容基本相同的文章出现在网上。我在气愤之下将我的文章投到了中国法院网法学研究栏目,不想文章第二天就上网了。从此,我对这位姓陈的编辑十分感激。

    2004年,我在寻找如何投法制新闻稿的途径,给几个网站发稿后都没反应。于是我又试着给法院网发。不想第二天,案件大全栏目一位姓薛的编辑给我单位打电话,核实我的身份和稿件的真实性。经过核实,我的稿件马上发表了。从此,我成了法院网上的一名通讯员。

    通过和法院网的网上之交,我发现法院网与其他法律网站相比,有很多特点。一是时效快。当天发稿,当天发表已不是什么问题,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有的文章刚发去,不到一小时就上网了。这是什么效率?这只能说我们编辑的法律水平、文字功底太高了。二是信息量大。一些网站发的文章更换慢,好几天才换一批。而法院网的信息更换很快。三是在法院网发文章,编辑看的是文章,不是名人和熟人。我也看到、听到一些网站发文章依靠关系的情况。但在法院网上,一个基层检察院的无名之人,能够和法院网结下缘分,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明。四是敢于争鸣。一些法律部门的网站,所发文章不敢涉及本部门的问题,而法院网不同。如一些对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有不同意见的文章,在法院网上不但可以发表,而且可以讨论。这种精神让人佩服。

    去年8月,我出差路经北京,在等待换车的几个小时时间里,我怀着敬意专门去法院网看看这些没有见过面的朋友。一到网站,黎主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并给我介绍了那些编辑。我一看,除了小崔编辑外,全都是一些年青女编辑。我真不敢相信,我所敬慕的编辑竟然是这么的年轻!

    我想,这可能也就是法院网的朝气所在!

    正是法院网这帮年轻人的朝气,使我这个年过半百的人重新涣发年轻人的朝气。在2004年,我所写文章在全国各报刊、网站上发表、转载200多篇。我受到上级检察院的表彰,也在新闻界有了点“名声”。当此新年之际,我从心眼里感激法院网,是你们这些年轻的伯乐,才使我这老马老有所为!

    在此新的一年里,我衷心祝福中国法院网的所有采编人员新年愉快,心想事成!同时也祝愿法院网的全体网友新年愉快,身体健康!

    (作者来自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

                                              点击进入发表感言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