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成年人一片纯净的网络天空
2004-12-12 17:20:37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周玮 李亚杰 沈路涛
日夜滞留黑网吧,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受网络不良信息侵蚀——网络,使得多少年轻的生命在本应美好的青春起步时便踉跄难行,而不知又有多少父母正为孩子戒不断的“网瘾”而心力交瘁。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决定着今后的社会何去何从。专项整顿网吧,清理校园周边环境,打击淫秽色情网站,集中清理网站不良信息……为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利用好互联网,抵挡网络这柄“双刃剑”对未成年人的侵害,社会各界纷纷出谋划策并身体力行,让我们看到了为孩子营造绿色成长网络空间的曙光。
令人忧心的未成年人网络犯罪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在不到一个月内审理了三个盗窃团伙案件。这三个团伙的26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4岁,他们中有中学生,更多的是小学或初中毕业的无业人员,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上网去行窃。
类似这样的案例绝不仅仅是偶然现象。我国18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9%,约有1650万人,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深刻。网络的海量信息吸引着未成年人,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和分辨力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误导,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有70%的少年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几类严重犯罪。
从法院了解的情况看,目前盗窃、抢劫等侵犯财产类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的四分之三左右,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犯罪目的仅仅是为了弄点钱去泡网吧。一些利欲熏心的黑网吧业主,为赚昧心钱,长期非法容留一些未成年人在网吧玩乐,向他们提供吃喝住行一条龙服务。而网吧并非免费的午餐,当不能自拔的网络少年们囊中空瘪时,有的就只好以非法手段去获取钱财。
走上犯罪道路,是未成年人为网络所伤的极端表现,更多的是青少年受到网络不良信息日积月累的侵蚀。一项仅对北京市6个城区、53所不同类型中学的3000名中学生上网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22%的被调查学生浏览过色情网站。
一项网络使用情况的专项调查,目前北京市有14.8%的孩子患上了网络成瘾症。这是一种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诱发的心理疾病,患此病者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每天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不上网。网络以及网络游戏,在继电子游戏之后,被人称为“电子海洛因”,正蚕食着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家庭、社会、学校,一个都不能少
互联网的利和弊其实作为家长都很清楚,但尴尬的是,像北京目前七成家庭有电脑,其中30%的家长却不懂也不会用电脑。82.5%的孩子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到网吧上网,还有一小部分到亲朋好友家上网,54%的孩子向父母隐瞒上网情况,半数家长不知道孩子在网上做什么。
家庭、学校、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影响因素的三个不同层面。每个“网络少年”从好奇到接触、沉迷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大都与不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家庭抵御互连网侵害孩子处于第一线,不良的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也是他们走进并沉迷网络色情暴力的首要原因。在这些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或被溺爱,或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照,或经常遭受打骂羞辱。大多数的少年虽与父母共同生活,但父母对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并不了解;有的家长对孩子只养不教,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忽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们很容易被网络所诱惑,最终蜕变为“问题少年”。
在对100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中,在校学生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42%。当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有违纪行为时,老师能够耐心教育的仅有48人,不管不问的13人,当众羞辱的13人,劝其退学的26人。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小学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法制教育薄弱等问题,极个别学校及教师,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歧视性措施,实际上是将有缺点的学生拒之于校门外。这些到社会游荡的学生,只能把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作为自己的“第二课堂”。
社会关注不够也是未成年人痴迷网络的原因之一。随着未成年人的生理及心理日趋早熟,而相应的教育却相对滞后。网站经营者社会责任太弱,导致网络不良风气的蔓延,更使未成年人过早的陷入网络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所编织的无形陷阱中。而在一些地方,管理部门又存在明显的失职失察责任,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网吧,却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从这里许多孩子们迈出了违法犯罪前的第一步。
正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尚秀云所说,“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三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问题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为青少年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全社会正在行动
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早已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
自2002年连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各地在强化学校内部治安管理,提高学校自我防控能力的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基本实现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有明显改观,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随着网吧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2月至8月,全国共检查网吧180万家次,责令1.8万家网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1631家,查处取缔“黑网吧”1.65万家,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得到初步遏制,尤其是城市网吧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但随着农村网吧违规经营问题迅速凸显,有关部门正在重点打击农村黑网吧,以尽快遏制违法农村网吧迅猛蔓延的势头。
针对近年来网上淫秽色情活动呈泛滥之势,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公安、文化、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组织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3个多月里依法关闭境内淫秽色情网站1442个、赌博或诈骗网站365个;在境内影响较大的网站上删除违法网页24000多个、违法图片13000多张。目前境内淫秽色情网站和网上淫秽色情信息已被基本清除,网络环境明显净化。
整顿网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全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受理的群众举报达6.1万件,同时还聘请了6.3万名网吧社会义务监督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而公安部门为打击淫秽色情网站而设立的举报中心,三个月的时间里共接到群众举报线索46403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举报案件线索。
50多家网吧连锁企业开展“阳光行动”自查,在家庭、学校和网吧中推广使用绿色上网软件,重庆建立技术屏障过滤不健康网站,成都在社区建立公益性青少年上网场所……正是在全社会的关注之下,清理整顿网吧及网络不良信息的行动渐成声势,广大青少年积极广泛开展文明上网活动,为未成年人营建绿色网络环境的努力初见成效。净化网络空间虽然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下,未来的网络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将是有益的收获。(完)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决定着今后的社会何去何从。专项整顿网吧,清理校园周边环境,打击淫秽色情网站,集中清理网站不良信息……为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利用好互联网,抵挡网络这柄“双刃剑”对未成年人的侵害,社会各界纷纷出谋划策并身体力行,让我们看到了为孩子营造绿色成长网络空间的曙光。
令人忧心的未成年人网络犯罪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在不到一个月内审理了三个盗窃团伙案件。这三个团伙的26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4岁,他们中有中学生,更多的是小学或初中毕业的无业人员,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上网去行窃。
类似这样的案例绝不仅仅是偶然现象。我国18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9%,约有1650万人,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深刻。网络的海量信息吸引着未成年人,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和分辨力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误导,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有70%的少年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几类严重犯罪。
从法院了解的情况看,目前盗窃、抢劫等侵犯财产类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的四分之三左右,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犯罪目的仅仅是为了弄点钱去泡网吧。一些利欲熏心的黑网吧业主,为赚昧心钱,长期非法容留一些未成年人在网吧玩乐,向他们提供吃喝住行一条龙服务。而网吧并非免费的午餐,当不能自拔的网络少年们囊中空瘪时,有的就只好以非法手段去获取钱财。
走上犯罪道路,是未成年人为网络所伤的极端表现,更多的是青少年受到网络不良信息日积月累的侵蚀。一项仅对北京市6个城区、53所不同类型中学的3000名中学生上网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22%的被调查学生浏览过色情网站。
一项网络使用情况的专项调查,目前北京市有14.8%的孩子患上了网络成瘾症。这是一种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诱发的心理疾病,患此病者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每天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不上网。网络以及网络游戏,在继电子游戏之后,被人称为“电子海洛因”,正蚕食着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家庭、社会、学校,一个都不能少
互联网的利和弊其实作为家长都很清楚,但尴尬的是,像北京目前七成家庭有电脑,其中30%的家长却不懂也不会用电脑。82.5%的孩子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到网吧上网,还有一小部分到亲朋好友家上网,54%的孩子向父母隐瞒上网情况,半数家长不知道孩子在网上做什么。
家庭、学校、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影响因素的三个不同层面。每个“网络少年”从好奇到接触、沉迷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大都与不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家庭抵御互连网侵害孩子处于第一线,不良的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也是他们走进并沉迷网络色情暴力的首要原因。在这些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或被溺爱,或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照,或经常遭受打骂羞辱。大多数的少年虽与父母共同生活,但父母对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并不了解;有的家长对孩子只养不教,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忽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们很容易被网络所诱惑,最终蜕变为“问题少年”。
在对100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中,在校学生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42%。当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有违纪行为时,老师能够耐心教育的仅有48人,不管不问的13人,当众羞辱的13人,劝其退学的26人。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小学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法制教育薄弱等问题,极个别学校及教师,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歧视性措施,实际上是将有缺点的学生拒之于校门外。这些到社会游荡的学生,只能把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作为自己的“第二课堂”。
社会关注不够也是未成年人痴迷网络的原因之一。随着未成年人的生理及心理日趋早熟,而相应的教育却相对滞后。网站经营者社会责任太弱,导致网络不良风气的蔓延,更使未成年人过早的陷入网络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所编织的无形陷阱中。而在一些地方,管理部门又存在明显的失职失察责任,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网吧,却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从这里许多孩子们迈出了违法犯罪前的第一步。
正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尚秀云所说,“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三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问题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为青少年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全社会正在行动
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早已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
自2002年连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各地在强化学校内部治安管理,提高学校自我防控能力的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基本实现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有明显改观,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随着网吧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2月至8月,全国共检查网吧180万家次,责令1.8万家网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1631家,查处取缔“黑网吧”1.65万家,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得到初步遏制,尤其是城市网吧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但随着农村网吧违规经营问题迅速凸显,有关部门正在重点打击农村黑网吧,以尽快遏制违法农村网吧迅猛蔓延的势头。
针对近年来网上淫秽色情活动呈泛滥之势,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公安、文化、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组织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3个多月里依法关闭境内淫秽色情网站1442个、赌博或诈骗网站365个;在境内影响较大的网站上删除违法网页24000多个、违法图片13000多张。目前境内淫秽色情网站和网上淫秽色情信息已被基本清除,网络环境明显净化。
整顿网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全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受理的群众举报达6.1万件,同时还聘请了6.3万名网吧社会义务监督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而公安部门为打击淫秽色情网站而设立的举报中心,三个月的时间里共接到群众举报线索46403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举报案件线索。
50多家网吧连锁企业开展“阳光行动”自查,在家庭、学校和网吧中推广使用绿色上网软件,重庆建立技术屏障过滤不健康网站,成都在社区建立公益性青少年上网场所……正是在全社会的关注之下,清理整顿网吧及网络不良信息的行动渐成声势,广大青少年积极广泛开展文明上网活动,为未成年人营建绿色网络环境的努力初见成效。净化网络空间虽然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下,未来的网络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将是有益的收获。(完)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