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司考经历-教训惨痛
2004-10-09 09:02:27 | 来源:法专在线 | 作者:mikechang
2003年我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
我是从事外商投资咨询服务行业的,问我为何参加司法考试?
我没有为我国法制建设添砖加瓦的崇高理想,我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不惯那些空有一张律师执照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律师。我们要经验有经验,要外语有外语,要知识有知识,就缺一张律师执照,而老外不认能力,就只认律师证。那些律师向外商收着大把律师费,自己一点都不懂也啥事不干,然后把项目转包给我们做,而我们辛辛苦苦只能收取律师费的10-20%。我气不过,于是决定参加司法考试。(大家别见笑,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作为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对司法考试一点概念都没有。在2002年底的时候,我上网看了一些司考网站,浏览了一些司考通过者总结经验的帖子,没有太多的感觉,只知道司考难,资料多,通过率低,号称中国第一考。由于我以往各种考试都比较顺利,没有遭受过重大挫折,思想上多少有些轻视,并没有把司考真正视为劲敌。
我借了2002年司考教材,从2003年春节过后便开始不紧不慢地看教材。由于没有系统的学过法律,许多法律概念、原理都难以理解,第一遍看教材进展极其缓慢,尤其是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等,用了3个月第一遍看下来,晕晕乎乎,似懂非懂。
这时有人向我推荐参加上海大学法学院办的司考辅导班,学费恶贵要3600元,但据说通过率40%以上,我咬咬牙报名交了钱。当时我优劣难辨,一时冲动,之后事实证明3600元打了水漂。
之后我便丧失了双休日,最热的6、7、8三个月,从上午8:30到晚上8:30,中饭,晚饭都在教室吃,比上班还累。周一到周五下班后,晚上8点开始看书,11点睡觉。这些所谓的上海司考界权威人士,上课时侃大山,吹嘘自己有多拽,实在的考试内容蜻蜓点水,上完课拿着好几千的讲课费真是轻松。
老师要求把双休日上课讲的教材内容在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内理解消化,并看法条,做习题。也许是我底子薄,基础差,抑或是学习方法不对,我无法到达上述要求,更别说预习了。于是在追赶讲课进度的过程中,转眼已经到了9月底。
在距离2003年司法考试只有1个月的时候,我才发现教材虽然看了两遍,但内容还未吃透,法条没有系统的看过一遍,习题也只做了白皮书。重点法条和历年真题一点没看,更别说其它资料。好在有“十一”长假,我临时抱佛脚,快速将肖胜喜的历年真题解析过了一遍就上考场了。
考试时的感觉居然还挺好,前三卷都提早1小时完成,看一遍后都提早半小时交卷,第四卷除了最后一题有点闷之外,也基本按时答完,没象很多人说的来不及答题。心中在想,中国第一考不过尔尔。(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多么的无知和狂妄)
之后便经常上法专看司考消息,也许是心虚,一直没敢对答案,心中总幻想通过的那一刻。直到我在12月初的那天早上,我颤抖的手拨打查分电话时,我还心存侥幸。54,43…(当这四个冰冷的数字从电话那头传来时,人已一半冰凉),…73…(露出一丝希望,心狂跳)….53,顿时坠入深渊。233分,无情的宣告我第一次司法考试以失败告终。
别看离分数线240分只差了7分,大多数考生的分数都集中在220-239之间,240分是道坎,这7分的差距是质上的差距,不是量上的差距。因此,我不过是正常的,是应该的,过了反而不正常。
经过短暂的失意和痛苦之后,我开始清醒的反思第一次司考失败的原因:
1, 思想上轻视,这犯了司考的大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司考这中国第一考的名头不是虚名,多少考生在此落败,其中不乏法律专业的高材生和辞职备考的勇士。我这个非法本有何资本轻视?
2, 看教材未理解吃透。非法本没有系统学过法律,更要把基础打扎实,教材不吃透,匆匆过一遍两遍没用,到考施时,脑子里只有模糊的印象,更别说运用到实际题目中。这是导致我第一卷得分较低的原因。
3, 法条未系统钻研。考试前法条未系统的看过一遍,更别说看重点法条解析了。有不少题目直接考法条和司法解释,法条不吃透,根本没法答题。这是我第二卷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
4, 知识散乱不成系统。虽然第三卷得了73分,但不说明我的民法有多好,只能说该卷难度较低,我运气较好而已。民法其实博大精深,如果题目综合性强一些,把不同知识点串起来考,我不会得73分的。
5, 历年真题未仔细研究。历年真题的作用我无需多言,看真题并不是希望出现重复的试题,只是通过分析真题可以揣摩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和答题方式,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出考点,知道他要考你什么,你的答案才不会偏离。我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已经先输了一半。
6, 应试经验不足。其实按照我当时的实力,不该如此之快的完成答题。之所以提前完成,不是实力超群,而是根本看不出试题中的陷阱和考点,自以为是的答题,被人耍了都不知道。应该花时间仔细审题,答案要推敲确定后才涂写。第四卷的论述题虽然来的突然,但对大家是公平的,我当时一闷,心绪杂乱,未作分析构思便仓促答题,东写一句,西写一句,前后不连贯,主题论点不清晰,字数也不够,估计论述题能给我5分就算不错了。
在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和水平的差距后,我在2004年的春节过后,再一次向司法考试发起冲击。具体步骤如下:
按照法理、宪法、刑法、邢诉、民法、合同法、民诉、行政法、三国…的顺序抓大法,抓重点,有计划的实施复习计划。
第一轮:
在原有的基础上,我细致耐心的看完教材及课堂笔记,力争做到理解吃透。看完教材后先通看相关法条,再细看重点法条解读,之后再上sikaobbs做题目,把题目重点,尤其是做错的题目下载下来,分析其法条依据及做错原因。
第二轮:
认真练习历年真题,分析出题思路和答题思路,把题目重点,尤其是做错的题目下载下来,分析其法条依据及做错原因。案例分析题动笔答题,按评分标准校对,找出答题方法。
第三轮:
模拟题热身。找出两套较好的模拟题,按照考试时间答题,按照答案评分。最后,模拟正式考试重做了2003年的试卷(由于我从未对过2003年试题的答案,不知自己哪对哪错)。结果,四卷的分数分别为:73,71,76,60。虽然这其中有不少水分,但自己的实力有所提升是肯定的。
2004年9月18日,我再次出现在司法考试的考场上。
我不象上次考试时还带着重重的教材和法律汇编,在考前还不停的看,因为我知道那只会增加紧张和焦虑,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只是纯粹的心理安慰而已。我以放松的心态平静看待这场考试。
第一卷感觉与03年持平,个别知识点较偏,感觉模棱两可吃不准的题目大约有10题。
第二卷比03年稍难,刑法除个别题目有点怪,基本上考的都是重点。行政法的答案很多我吃不准,只能凭感觉答题。18日晚上还去做了放松按摩。
第三卷难度尚可,感觉不定项选择较难,很多吃不准。
第四卷感觉考的都是重点知识,未出现特别偏的题目,答题还是比较顺利的。论述题回答虽谈不上好,但至少论点明确,条目清晰,主题突出,字数达标,得个平均分应该可以。
做一遍,审核一遍,时间上基本够用,未提早交卷。审核时除非明显错误,一般不改答案。
考完了,我认为应当尽人事听天命。我做了我所能做的,在结果出来之前,让我放松2个月也好。
我是从事外商投资咨询服务行业的,问我为何参加司法考试?
我没有为我国法制建设添砖加瓦的崇高理想,我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不惯那些空有一张律师执照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律师。我们要经验有经验,要外语有外语,要知识有知识,就缺一张律师执照,而老外不认能力,就只认律师证。那些律师向外商收着大把律师费,自己一点都不懂也啥事不干,然后把项目转包给我们做,而我们辛辛苦苦只能收取律师费的10-20%。我气不过,于是决定参加司法考试。(大家别见笑,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作为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对司法考试一点概念都没有。在2002年底的时候,我上网看了一些司考网站,浏览了一些司考通过者总结经验的帖子,没有太多的感觉,只知道司考难,资料多,通过率低,号称中国第一考。由于我以往各种考试都比较顺利,没有遭受过重大挫折,思想上多少有些轻视,并没有把司考真正视为劲敌。
我借了2002年司考教材,从2003年春节过后便开始不紧不慢地看教材。由于没有系统的学过法律,许多法律概念、原理都难以理解,第一遍看教材进展极其缓慢,尤其是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等,用了3个月第一遍看下来,晕晕乎乎,似懂非懂。
这时有人向我推荐参加上海大学法学院办的司考辅导班,学费恶贵要3600元,但据说通过率40%以上,我咬咬牙报名交了钱。当时我优劣难辨,一时冲动,之后事实证明3600元打了水漂。
之后我便丧失了双休日,最热的6、7、8三个月,从上午8:30到晚上8:30,中饭,晚饭都在教室吃,比上班还累。周一到周五下班后,晚上8点开始看书,11点睡觉。这些所谓的上海司考界权威人士,上课时侃大山,吹嘘自己有多拽,实在的考试内容蜻蜓点水,上完课拿着好几千的讲课费真是轻松。
老师要求把双休日上课讲的教材内容在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内理解消化,并看法条,做习题。也许是我底子薄,基础差,抑或是学习方法不对,我无法到达上述要求,更别说预习了。于是在追赶讲课进度的过程中,转眼已经到了9月底。
在距离2003年司法考试只有1个月的时候,我才发现教材虽然看了两遍,但内容还未吃透,法条没有系统的看过一遍,习题也只做了白皮书。重点法条和历年真题一点没看,更别说其它资料。好在有“十一”长假,我临时抱佛脚,快速将肖胜喜的历年真题解析过了一遍就上考场了。
考试时的感觉居然还挺好,前三卷都提早1小时完成,看一遍后都提早半小时交卷,第四卷除了最后一题有点闷之外,也基本按时答完,没象很多人说的来不及答题。心中在想,中国第一考不过尔尔。(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多么的无知和狂妄)
之后便经常上法专看司考消息,也许是心虚,一直没敢对答案,心中总幻想通过的那一刻。直到我在12月初的那天早上,我颤抖的手拨打查分电话时,我还心存侥幸。54,43…(当这四个冰冷的数字从电话那头传来时,人已一半冰凉),…73…(露出一丝希望,心狂跳)….53,顿时坠入深渊。233分,无情的宣告我第一次司法考试以失败告终。
别看离分数线240分只差了7分,大多数考生的分数都集中在220-239之间,240分是道坎,这7分的差距是质上的差距,不是量上的差距。因此,我不过是正常的,是应该的,过了反而不正常。
经过短暂的失意和痛苦之后,我开始清醒的反思第一次司考失败的原因:
1, 思想上轻视,这犯了司考的大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司考这中国第一考的名头不是虚名,多少考生在此落败,其中不乏法律专业的高材生和辞职备考的勇士。我这个非法本有何资本轻视?
2, 看教材未理解吃透。非法本没有系统学过法律,更要把基础打扎实,教材不吃透,匆匆过一遍两遍没用,到考施时,脑子里只有模糊的印象,更别说运用到实际题目中。这是导致我第一卷得分较低的原因。
3, 法条未系统钻研。考试前法条未系统的看过一遍,更别说看重点法条解析了。有不少题目直接考法条和司法解释,法条不吃透,根本没法答题。这是我第二卷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
4, 知识散乱不成系统。虽然第三卷得了73分,但不说明我的民法有多好,只能说该卷难度较低,我运气较好而已。民法其实博大精深,如果题目综合性强一些,把不同知识点串起来考,我不会得73分的。
5, 历年真题未仔细研究。历年真题的作用我无需多言,看真题并不是希望出现重复的试题,只是通过分析真题可以揣摩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和答题方式,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出考点,知道他要考你什么,你的答案才不会偏离。我在不知敌情的情况下仓促上阵,已经先输了一半。
6, 应试经验不足。其实按照我当时的实力,不该如此之快的完成答题。之所以提前完成,不是实力超群,而是根本看不出试题中的陷阱和考点,自以为是的答题,被人耍了都不知道。应该花时间仔细审题,答案要推敲确定后才涂写。第四卷的论述题虽然来的突然,但对大家是公平的,我当时一闷,心绪杂乱,未作分析构思便仓促答题,东写一句,西写一句,前后不连贯,主题论点不清晰,字数也不够,估计论述题能给我5分就算不错了。
在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和水平的差距后,我在2004年的春节过后,再一次向司法考试发起冲击。具体步骤如下:
按照法理、宪法、刑法、邢诉、民法、合同法、民诉、行政法、三国…的顺序抓大法,抓重点,有计划的实施复习计划。
第一轮:
在原有的基础上,我细致耐心的看完教材及课堂笔记,力争做到理解吃透。看完教材后先通看相关法条,再细看重点法条解读,之后再上sikaobbs做题目,把题目重点,尤其是做错的题目下载下来,分析其法条依据及做错原因。
第二轮:
认真练习历年真题,分析出题思路和答题思路,把题目重点,尤其是做错的题目下载下来,分析其法条依据及做错原因。案例分析题动笔答题,按评分标准校对,找出答题方法。
第三轮:
模拟题热身。找出两套较好的模拟题,按照考试时间答题,按照答案评分。最后,模拟正式考试重做了2003年的试卷(由于我从未对过2003年试题的答案,不知自己哪对哪错)。结果,四卷的分数分别为:73,71,76,60。虽然这其中有不少水分,但自己的实力有所提升是肯定的。
2004年9月18日,我再次出现在司法考试的考场上。
我不象上次考试时还带着重重的教材和法律汇编,在考前还不停的看,因为我知道那只会增加紧张和焦虑,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只是纯粹的心理安慰而已。我以放松的心态平静看待这场考试。
第一卷感觉与03年持平,个别知识点较偏,感觉模棱两可吃不准的题目大约有10题。
第二卷比03年稍难,刑法除个别题目有点怪,基本上考的都是重点。行政法的答案很多我吃不准,只能凭感觉答题。18日晚上还去做了放松按摩。
第三卷难度尚可,感觉不定项选择较难,很多吃不准。
第四卷感觉考的都是重点知识,未出现特别偏的题目,答题还是比较顺利的。论述题回答虽谈不上好,但至少论点明确,条目清晰,主题突出,字数达标,得个平均分应该可以。
做一遍,审核一遍,时间上基本够用,未提早交卷。审核时除非明显错误,一般不改答案。
考完了,我认为应当尽人事听天命。我做了我所能做的,在结果出来之前,让我放松2个月也好。
责任编辑:李金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