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年2月26日
2004-02-27 10:20:18 | 来源:新华社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 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标 全国
(%) 城市 农村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2 0.9 1.6
食品 3.4 3.4 3.4
其中:粮食 2.3 2.3 2.2
烟酒及用品 -0.2 -0.2 -0.1
衣着 -2.2 -2.6 -1.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6 -3.0 -1.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9 -0.2 2.5
交通和通信 -2.2 -2.6 -1.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 0.5 2.8
居住 2.1 2.8 1.0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4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4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5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11万公顷,扩大9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97万公顷,扩大20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91万公顷,扩大56万公顷。
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减产;蔬菜、水果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43067万吨,比上年减产2639万吨,下降5.8%(见表2)。
表2 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3067 -5.8
夏粮 9622 -2.4
早稻 2944 -2.8
秋粮 30501 -7.1
油料 2805 -3.2
花生 1337 -9.8
油菜籽 1141 8.1
棉花 487 -0.9
糖料 9670 -6.1
甘蔗 9051 0.4
甜菜 619 -51.8
烤烟 201 -5.7
茶叶 78 4.5
水果 14470 0.3
蔬菜 53960 2.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920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2.9%和10.8%。牛奶产量增长迅速。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690万吨,增长2.8%。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7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0%(见表3)。工业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3 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1045 17.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9408 14.3
其中:集体企业 2787 11.5
股份制企业 16878 18.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1174 20.0
其中:轻工业 14653 14.6
重工业 26392 18.6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1.2倍(见表4)。
能源生产增长加快。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6.0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0%。全年发电量19107.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5%;原煤生产量16.67亿吨,增长15.0%;原油生产量1.70亿吨,增长1.8%。
主要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分产品看,钢产量2.22亿吨,增长21.9%;钢材产量2.41亿吨,增长25.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9.1%;氧化铝增长11.2%;烧碱增长7.7%;水泥增长18.9%。
汽车工业增势强劲。全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0%。汽车产量444.4万辆,增长36.7%,其中轿车产量202.0万辆,增长85.0%。
表4 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983.58 15.72
布 亿米 374.64 16.21
化纤 万吨 1181.14 19.16
糖 万吨 1083.94 17.06
卷烟 万箱 3583.25 3.35
彩色电视机 万部 6541.40 26.89
家用电冰箱 万台 2242.56 40.26
房间空调器 万台 4993.40 59.27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16.03 11.00
原煤 亿吨 16.67 15.00
原油 亿吨 1.70 1.80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9107.62 15.52
钢 万吨22233.60 21.92
钢材 万吨24119.35 25.28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1205.00 19.07
其中:铜 万吨 184.00 12.71
氧化铝 万吨 609.39 11.24
水泥 亿吨 8.62 18.90
木材 万立方米 4950.00 11.59
硫酸 万吨 3371.22 10.52
纯碱 万吨 1128.04 9.18
烧碱 万吨 945.27 7.67
乙烯 万吨 611.77 12.66
化肥(折100%)
万吨 4200.85 10.81
发电设备 万千瓦 3700.62 74.49
汽车 万辆 444.39 36.69
轿车 万辆 202.01 84.99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4.88 7.49
集成电路 亿块 148.31 53.99
程控交换机 万线 7379.93 25.92
移动电话机 万部18231.37 50.10
传真机 万部 746.58 151.13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3216.70 119.79
光通信设备 万部 8.65 34.1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784亿元,增长45.2%;集体企业实现利润480亿元,增长3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764.6亿元,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680.5亿元,增长40.5%。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9%。行业盈利面明显扩大。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新增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48.7%。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国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59亿元,增长2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见表5)。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东部地区投资24666亿元,增长33.6%;中部地区投资10092亿元,增长33.1%;西部地区投资7171亿元,增长26.4%。
表5 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118 26.7
其中:
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39748 28.2
集体经济投资 7807 30.4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7563 16.0
其中:
基本建设投资 22729 28.7
更新改造投资 8444 25.1
房地产开发投资 10106 29.7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56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上年回落1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5007亿元,增长39.1%,加快1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4460亿元,增长39.0%,加快16.8个百分点。部分工业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纺织增长80.4%,煤炭增长52.3%。第三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6480亿元,增长24.2%,加快9.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671亿元,增长34.1%,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35.8%,所占比重为92.5%。
表6 2003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标 单 位 绝对数
发电机组容量 万千瓦 3000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8300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1164
增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公里 583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615
新建公路 公里 36444
其中:高速公路 公里 4639
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万吨 8220
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 万门 6744
新增光缆线路长度 万公里 45
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万户 623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长江三峡工程实现了蓄水、通航、发电的目标;青藏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新线铺轨317公里,占应铺轨里程的28.6%;西电东送工程向广东送电能力已突破500万千瓦;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48%,东段线路全面完工,实现向华东地区供气;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已开工4个单项工程;19项治淮骨干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4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增长10.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6.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9.2%;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1.6%;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0.2%。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8.5%,通信器材类增长7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家具类增长28.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见表7)。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增长较快(见表8)。
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大幅度增加。全年进口原油91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3%;成品油2824万吨,增长38.8%;钢材3717万吨,增长51.8%;氧化铝561万吨,增长22.6%;铁矿砂及其精矿14813万吨,增长32.9%。
表7 2003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8512 37.1
出口额 4384 34.6
其中:一般贸易 1820 33.7
加工贸易 2418 34.4
其中:机电产品 2275 44.8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1103 62.6
进口额 4128 39.9
其中:一般贸易 1877 45.4
加工贸易 1629 33.3
其中:机电产品 2250 44.6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1193 44.0
表8 200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出口额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增长%
美国 925 32.2 339 24.3
香港地区 763 30.5 111 3.7
欧盟 722 49.7 531 37.7
日本 594 22.7 742 38.7
东盟 309 31.1 473 51.7
韩国 201 29.4 431 51.0
俄罗斯 60 71.4 97 15.7
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1081个,比上年增长20.2%;合同金额1151亿美元,增长39.0%;实际使用金额535亿美元,增长1.4%(见表9)。
表9 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分主要行业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行业名称 合同项目 合同金额 实际使用金额
个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全国总计
41081 20.2 1150.7 39.0 535.1 1.4
其中:农、林、牧、渔业
1116 14.5 22.8 34.8 10.0 -2.6
采掘业
211 28.7 6.6 72.1 3.4 -42.1
制造业
29281 17.5 807.5 36.2 369.4 0.4
建筑业
396 20.4 16.8 58.6 6.1 -13.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506 24.9 50.1 228.0 8.7 -5.1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2207 28.6 23.8 43.3 11.2 19.7
金融、保险业
23 35.3 3.2 -30.7 2.3 117.5
房地产业
1553 18.0 91.1 26.2 52.4 -7.5
社会服务业
4242 24.1 70.4 41.2 31.6 7.4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85 70.0 2.7 4.4 1.3 -0.6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70 45.8 2.8 159.1 0.6 53.0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558 145.8 7.5 41.1 2.6 31.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完成营业额172亿美元,增长20.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715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1%;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亿吨,增长17.9%。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旅客周转量13795亿人公里,下降2.3%(见表10)。
表10 200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57152 13.1
其中:铁路 亿吨公里 17092 10.2
公路 亿吨公里 7010 3.4
水运 亿吨公里 32275 17.3
民航 亿吨公里 58 12.3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3795 -2.3
其中:铁路 亿人公里 4789 -3.6
公路 亿人公里 7679 -1.6
水运 亿人公里 64 -21.1
民航 亿人公里 1263 -0.4
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亿吨 33 17.9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亿吨9.4 19.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3亿元,增长9.7%;电信业务总量6739亿元,增长29.6%。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6744万门,总容量达到3.5亿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908万户,年末达到2633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129.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201.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269万户,年末达到26869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20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17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
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全年入境人数91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其中,外国人1140万人次,下降15.2%;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026万人次,下降5.0%。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3297万人次,下降10.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亿美元,下降14.6%。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2022万人次,增长21.8%。其中因私出境1481万人次,增长47.2%,占出境人数的73.2%。国内旅游人数达8.7亿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3442亿元,下降11.2%。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2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4119亿元,增长18.7%,加快1.9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19746亿元,增长14.3%,加快4.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03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9771亿元,增长21.4%(见表11)。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全国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69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86亿元。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5736亿元,增加509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780亿元,增加3528亿元。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少。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6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比年初下降5.32个百分点。
表11 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年末数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20364 20.2
其中:企业存款 76785 19.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0695 17.4
其中:人民币 103618 19.2
各项贷款余额 169771 21.4
其中:短期贷款 87398 13.8
中长期贷款 67252 30.0
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全年证券市场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358亿元,比上年增加396亿元。其中,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97只,配股24只,筹集资金820亿元,增加40亿元;发行B股、H股共24只,筹集资金537亿元,增加355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224家增加到1287家,市价总值425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66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42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86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4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64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01亿元;财产险赔款476亿元。
(注:M2为M右下角加2)
(注:M1为M右下角加1)
(注:M0为M右下角加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26.9万人,在学研究生65.1万人,毕业生11.1万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82.2万人,在校生1108.6万人,毕业生187.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4.1万人,在校生1240.2万人,毕业生343.8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752.1万人,在校生1964.8万人,毕业生458.1万人(见表12)。全国初中招生2220.1万人,在校生6690.6万人,毕业生2018.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29.4万人,在校生11689.7万人,毕业生2267.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4.9万人,在校生36.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04万人。
表12 2003年各类教育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 招生数 毕业生数
研究生 26.9 11.1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 382.2 187.8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 504.1 343.8
普通高中 752.1 458.1
科技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其中基础研究经费86亿元。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34.4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1573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4479项“863”计划项目,新安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74项,滚动安排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15项,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46项。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302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987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29项,应用技术成果26425项,软科学成果1416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30.8万件,授权专利18.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37.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5676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45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13个,已累计完成对4.6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81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91万台件。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653项,其中新制定734项。全国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50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386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53个,地震遥测台网30个。全国共有1737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572种,测绘图书454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87个,文化馆2892个,公共图书馆2708个,博物馆1519个。广播电台28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4座,电视台320座,教育台62个。全国有线电视用户10508万户。生产故事影片140部,科教、纪录、美术片61部,特种影片1部。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43.6亿份,各类期刊29.9亿册,图书67.5亿册(张)(见表13)。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97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583万卷(件)。
表13 2003年广播电视及出版物情况
指标 单位 数值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 93.6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 94.8
期刊出版量 亿册 29.9
图书出版量 亿册(张) 67.5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03年上半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生非典疫情,全年累计临床确诊病例5327例,累计死亡349人。非典疫情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了卫生投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建立,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得到较大加强。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5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4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5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81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9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2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3万人,注册护士124万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600个,卫生技术人员15.9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755个,卫生技术人员1.5万人。乡镇卫生院4.5万个,床位66.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0.7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国运动健儿共获得了87个世界冠军;9人1队19次创16项世界纪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见表14)。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599万人,出生率为12.41‰;死亡人口825万人,死亡率为6.40‰;全年净增人口77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01‰。
表14 2003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29227 100.0
其中:城镇 52376 40.53
乡村 76851 59.47
其中:男性 66556 51.50
女性 62671 48.50
其中:0-14岁 28559 22.1
15-64岁 90976 70.4
65岁及以上 9692 7.5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7.1%,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农村为45.6%,降低0.6个百分点。年末全国私人轿车拥有量已达48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46万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900万人。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490万人,比上年增加75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38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3852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373万人,增加191万人。全国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0895万人,增加149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977万人,参保退休人员2918万人。年末全国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551万人,绝大部分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全国有195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15万人,比上年减少25万人;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170万人。
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22.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92.4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2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925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0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7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30.1亿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全年建设占用耕地22.9万公顷,灾毁耕地5.0万公顷。生态退耕223.7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3.2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1万公顷。全年净减少耕地253.7万公顷。
能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费明显上升。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6.7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原油消费量2.52亿吨,增长12%;原煤15.79亿吨,增长13.6%。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2.71亿吨,增长28.6%;氧化铝1168万吨,增长15.7%;水泥8.36亿吨,增长15.3%。
水资源供求关系依然紧张。当年人均水资源2076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全年平均年降水量640毫米,下降3.0%。年末全国45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64亿立方米,增加210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41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5.0%;工业用水增长1.1%;农业用水下降3.5%。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20立方米,下降1.9%。
总体水质状况略有下降。七大水系干流地表水水质有52.5%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要求,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38.1%的断面为四类、五类水质,比上年上升11.3个百分点;超过五类水质标准断面的比例为9.3%,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237个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19.8%,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国已发现的矿种为17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水气矿产3种。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7处。有59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7.99亿吨,天然气5035.4亿立方米,原煤51.95亿吨。
城市环保工作有所加强。监测的340个城市中,有14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41.5%,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有108个城市为三级,占31.8%,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91个城市为劣三级,占26.7%,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2.1%、58.0%和53.5%,比上年提高2.1、3.8和1.5个百分点。全国建成烟尘控制区3.3万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2.0万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831万公顷。截止2003年,全国共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2个,自然保护区达到1999个,国家地质公园44个,地质遗迹保护区457个,三峡库区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58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万平方公里。
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全年发现赤潮119次,比上年增加40次,上升50.6%;累计面积约14550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4280万元。
各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全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5438.6万公顷,比上年上升15.4%;其中成灾面积3251.6万公顷,上升19.0%;绝收854.6万公顷,上升30.3%。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0.5亿元,比上年上升22%。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9次,比上年增加20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7次。地震共造成31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6.6亿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表2中的水果产量含果用瓜。
5.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中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光缆线路长度及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含更新改造增加的能力。
6.邮电业务总量完成额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 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标 全国
(%) 城市 农村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2 0.9 1.6
食品 3.4 3.4 3.4
其中:粮食 2.3 2.3 2.2
烟酒及用品 -0.2 -0.2 -0.1
衣着 -2.2 -2.6 -1.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6 -3.0 -1.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9 -0.2 2.5
交通和通信 -2.2 -2.6 -1.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 0.5 2.8
居住 2.1 2.8 1.0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4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4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5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11万公顷,扩大9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97万公顷,扩大20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91万公顷,扩大56万公顷。
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减产;蔬菜、水果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43067万吨,比上年减产2639万吨,下降5.8%(见表2)。
表2 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3067 -5.8
夏粮 9622 -2.4
早稻 2944 -2.8
秋粮 30501 -7.1
油料 2805 -3.2
花生 1337 -9.8
油菜籽 1141 8.1
棉花 487 -0.9
糖料 9670 -6.1
甘蔗 9051 0.4
甜菜 619 -51.8
烤烟 201 -5.7
茶叶 78 4.5
水果 14470 0.3
蔬菜 53960 2.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920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2.9%和10.8%。牛奶产量增长迅速。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690万吨,增长2.8%。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7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0%(见表3)。工业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3 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1045 17.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9408 14.3
其中:集体企业 2787 11.5
股份制企业 16878 18.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1174 20.0
其中:轻工业 14653 14.6
重工业 26392 18.6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1.2倍(见表4)。
能源生产增长加快。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6.0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0%。全年发电量19107.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5%;原煤生产量16.67亿吨,增长15.0%;原油生产量1.70亿吨,增长1.8%。
主要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分产品看,钢产量2.22亿吨,增长21.9%;钢材产量2.41亿吨,增长25.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9.1%;氧化铝增长11.2%;烧碱增长7.7%;水泥增长18.9%。
汽车工业增势强劲。全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0%。汽车产量444.4万辆,增长36.7%,其中轿车产量202.0万辆,增长85.0%。
表4 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983.58 15.72
布 亿米 374.64 16.21
化纤 万吨 1181.14 19.16
糖 万吨 1083.94 17.06
卷烟 万箱 3583.25 3.35
彩色电视机 万部 6541.40 26.89
家用电冰箱 万台 2242.56 40.26
房间空调器 万台 4993.40 59.27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16.03 11.00
原煤 亿吨 16.67 15.00
原油 亿吨 1.70 1.80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9107.62 15.52
钢 万吨22233.60 21.92
钢材 万吨24119.35 25.28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1205.00 19.07
其中:铜 万吨 184.00 12.71
氧化铝 万吨 609.39 11.24
水泥 亿吨 8.62 18.90
木材 万立方米 4950.00 11.59
硫酸 万吨 3371.22 10.52
纯碱 万吨 1128.04 9.18
烧碱 万吨 945.27 7.67
乙烯 万吨 611.77 12.66
化肥(折100%)
万吨 4200.85 10.81
发电设备 万千瓦 3700.62 74.49
汽车 万辆 444.39 36.69
轿车 万辆 202.01 84.99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4.88 7.49
集成电路 亿块 148.31 53.99
程控交换机 万线 7379.93 25.92
移动电话机 万部18231.37 50.10
传真机 万部 746.58 151.13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3216.70 119.79
光通信设备 万部 8.65 34.1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784亿元,增长45.2%;集体企业实现利润480亿元,增长3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764.6亿元,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680.5亿元,增长40.5%。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9%。行业盈利面明显扩大。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新增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48.7%。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国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59亿元,增长2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见表5)。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东部地区投资24666亿元,增长33.6%;中部地区投资10092亿元,增长33.1%;西部地区投资7171亿元,增长26.4%。
表5 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118 26.7
其中:
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39748 28.2
集体经济投资 7807 30.4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7563 16.0
其中:
基本建设投资 22729 28.7
更新改造投资 8444 25.1
房地产开发投资 10106 29.7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56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上年回落1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5007亿元,增长39.1%,加快1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4460亿元,增长39.0%,加快16.8个百分点。部分工业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纺织增长80.4%,煤炭增长52.3%。第三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6480亿元,增长24.2%,加快9.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671亿元,增长34.1%,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35.8%,所占比重为92.5%。
表6 2003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标 单 位 绝对数
发电机组容量 万千瓦 3000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万千伏安 8300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1164
增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公里 583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615
新建公路 公里 36444
其中:高速公路 公里 4639
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万吨 8220
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 万门 6744
新增光缆线路长度 万公里 45
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万户 6232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长江三峡工程实现了蓄水、通航、发电的目标;青藏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新线铺轨317公里,占应铺轨里程的28.6%;西电东送工程向广东送电能力已突破500万千瓦;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48%,东段线路全面完工,实现向华东地区供气;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已开工4个单项工程;19项治淮骨干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4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增长10.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6.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9.2%;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1.6%;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0.2%。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8.5%,通信器材类增长7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家具类增长28.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见表7)。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增长较快(见表8)。
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大幅度增加。全年进口原油91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3%;成品油2824万吨,增长38.8%;钢材3717万吨,增长51.8%;氧化铝561万吨,增长22.6%;铁矿砂及其精矿14813万吨,增长32.9%。
表7 2003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8512 37.1
出口额 4384 34.6
其中:一般贸易 1820 33.7
加工贸易 2418 34.4
其中:机电产品 2275 44.8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1103 62.6
进口额 4128 39.9
其中:一般贸易 1877 45.4
加工贸易 1629 33.3
其中:机电产品 2250 44.6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1193 44.0
表8 200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出口额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增长%
美国 925 32.2 339 24.3
香港地区 763 30.5 111 3.7
欧盟 722 49.7 531 37.7
日本 594 22.7 742 38.7
东盟 309 31.1 473 51.7
韩国 201 29.4 431 51.0
俄罗斯 60 71.4 97 15.7
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1081个,比上年增长20.2%;合同金额1151亿美元,增长39.0%;实际使用金额535亿美元,增长1.4%(见表9)。
表9 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分主要行业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行业名称 合同项目 合同金额 实际使用金额
个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全国总计
41081 20.2 1150.7 39.0 535.1 1.4
其中:农、林、牧、渔业
1116 14.5 22.8 34.8 10.0 -2.6
采掘业
211 28.7 6.6 72.1 3.4 -42.1
制造业
29281 17.5 807.5 36.2 369.4 0.4
建筑业
396 20.4 16.8 58.6 6.1 -13.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506 24.9 50.1 228.0 8.7 -5.1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2207 28.6 23.8 43.3 11.2 19.7
金融、保险业
23 35.3 3.2 -30.7 2.3 117.5
房地产业
1553 18.0 91.1 26.2 52.4 -7.5
社会服务业
4242 24.1 70.4 41.2 31.6 7.4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85 70.0 2.7 4.4 1.3 -0.6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70 45.8 2.8 159.1 0.6 53.0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558 145.8 7.5 41.1 2.6 31.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完成营业额172亿美元,增长20.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715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1%;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亿吨,增长17.9%。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旅客周转量13795亿人公里,下降2.3%(见表10)。
表10 200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57152 13.1
其中:铁路 亿吨公里 17092 10.2
公路 亿吨公里 7010 3.4
水运 亿吨公里 32275 17.3
民航 亿吨公里 58 12.3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3795 -2.3
其中:铁路 亿人公里 4789 -3.6
公路 亿人公里 7679 -1.6
水运 亿人公里 64 -21.1
民航 亿人公里 1263 -0.4
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亿吨 33 17.9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亿吨9.4 19.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3亿元,增长9.7%;电信业务总量6739亿元,增长29.6%。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6744万门,总容量达到3.5亿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908万户,年末达到2633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129.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201.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269万户,年末达到26869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20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17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
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全年入境人数91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其中,外国人1140万人次,下降15.2%;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026万人次,下降5.0%。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3297万人次,下降10.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亿美元,下降14.6%。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2022万人次,增长21.8%。其中因私出境1481万人次,增长47.2%,占出境人数的73.2%。国内旅游人数达8.7亿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3442亿元,下降11.2%。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2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4119亿元,增长18.7%,加快1.9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19746亿元,增长14.3%,加快4.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03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9771亿元,增长21.4%(见表11)。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全国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69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86亿元。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5736亿元,增加509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780亿元,增加3528亿元。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少。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6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比年初下降5.32个百分点。
表11 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年末数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20364 20.2
其中:企业存款 76785 19.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0695 17.4
其中:人民币 103618 19.2
各项贷款余额 169771 21.4
其中:短期贷款 87398 13.8
中长期贷款 67252 30.0
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全年证券市场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1358亿元,比上年增加396亿元。其中,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97只,配股24只,筹集资金820亿元,增加40亿元;发行B股、H股共24只,筹集资金537亿元,增加355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224家增加到1287家,市价总值425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880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66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42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86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4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64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01亿元;财产险赔款476亿元。
(注:M2为M右下角加2)
(注:M1为M右下角加1)
(注:M0为M右下角加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26.9万人,在学研究生65.1万人,毕业生11.1万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82.2万人,在校生1108.6万人,毕业生187.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4.1万人,在校生1240.2万人,毕业生343.8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752.1万人,在校生1964.8万人,毕业生458.1万人(见表12)。全国初中招生2220.1万人,在校生6690.6万人,毕业生2018.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29.4万人,在校生11689.7万人,毕业生2267.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4.9万人,在校生36.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04万人。
表12 2003年各类教育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 招生数 毕业生数
研究生 26.9 11.1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 382.2 187.8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 504.1 343.8
普通高中 752.1 458.1
科技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其中基础研究经费86亿元。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34.4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1573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4479项“863”计划项目,新安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74项,滚动安排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15项,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家,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46项。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302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987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29项,应用技术成果26425项,软科学成果1416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30.8万件,授权专利18.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2.1%和37.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5676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45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13个,已累计完成对4.6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81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91万台件。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653项,其中新制定734项。全国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50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386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53个,地震遥测台网30个。全国共有1737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572种,测绘图书454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87个,文化馆2892个,公共图书馆2708个,博物馆1519个。广播电台28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4座,电视台320座,教育台62个。全国有线电视用户10508万户。生产故事影片140部,科教、纪录、美术片61部,特种影片1部。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43.6亿份,各类期刊29.9亿册,图书67.5亿册(张)(见表13)。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97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583万卷(件)。
表13 2003年广播电视及出版物情况
指标 单位 数值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 93.6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 94.8
期刊出版量 亿册 29.9
图书出版量 亿册(张) 67.5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03年上半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生非典疫情,全年累计临床确诊病例5327例,累计死亡349人。非典疫情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了卫生投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建立,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得到较大加强。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5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4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5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81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9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2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3万人,注册护士124万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600个,卫生技术人员15.9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755个,卫生技术人员1.5万人。乡镇卫生院4.5万个,床位66.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0.7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国运动健儿共获得了87个世界冠军;9人1队19次创16项世界纪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见表14)。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599万人,出生率为12.41‰;死亡人口825万人,死亡率为6.40‰;全年净增人口77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01‰。
表14 2003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29227 100.0
其中:城镇 52376 40.53
乡村 76851 59.47
其中:男性 66556 51.50
女性 62671 48.50
其中:0-14岁 28559 22.1
15-64岁 90976 70.4
65岁及以上 9692 7.5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7.1%,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农村为45.6%,降低0.6个百分点。年末全国私人轿车拥有量已达48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46万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900万人。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490万人,比上年增加75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38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3852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373万人,增加191万人。全国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0895万人,增加149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977万人,参保退休人员2918万人。年末全国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551万人,绝大部分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全国有195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15万人,比上年减少25万人;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170万人。
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22.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92.4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2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925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0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7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30.1亿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全年建设占用耕地22.9万公顷,灾毁耕地5.0万公顷。生态退耕223.7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3.2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1万公顷。全年净减少耕地253.7万公顷。
能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费明显上升。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6.7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原油消费量2.52亿吨,增长12%;原煤15.79亿吨,增长13.6%。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2.71亿吨,增长28.6%;氧化铝1168万吨,增长15.7%;水泥8.36亿吨,增长15.3%。
水资源供求关系依然紧张。当年人均水资源2076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全年平均年降水量640毫米,下降3.0%。年末全国45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64亿立方米,增加210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41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5.0%;工业用水增长1.1%;农业用水下降3.5%。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20立方米,下降1.9%。
总体水质状况略有下降。七大水系干流地表水水质有52.5%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要求,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38.1%的断面为四类、五类水质,比上年上升11.3个百分点;超过五类水质标准断面的比例为9.3%,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237个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19.8%,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国已发现的矿种为171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水气矿产3种。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7处。有59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7.99亿吨,天然气5035.4亿立方米,原煤51.95亿吨。
城市环保工作有所加强。监测的340个城市中,有14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41.5%,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有108个城市为三级,占31.8%,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91个城市为劣三级,占26.7%,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2.1%、58.0%和53.5%,比上年提高2.1、3.8和1.5个百分点。全国建成烟尘控制区3.3万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2.0万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831万公顷。截止2003年,全国共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2个,自然保护区达到1999个,国家地质公园44个,地质遗迹保护区457个,三峡库区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58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万平方公里。
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全年发现赤潮119次,比上年增加40次,上升50.6%;累计面积约14550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4280万元。
各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全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5438.6万公顷,比上年上升15.4%;其中成灾面积3251.6万公顷,上升19.0%;绝收854.6万公顷,上升30.3%。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0.5亿元,比上年上升22%。全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9次,比上年增加20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7次。地震共造成31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6.6亿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表2中的水果产量含果用瓜。
5.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中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光缆线路长度及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含更新改造增加的能力。
6.邮电业务总量完成额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