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个人资料
王宝胜
推荐理由
- 王宝胜同志是人民群众心中的“铁法官”。他忠于党和人民的审判事业,对人民司法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从事法院工作29年来,他办理的近3000件各类案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他办案不公。他立场坚定,头脑清醒,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利益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恪守人民法官清正廉洁的底线和本色。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心里装着百姓的事,工作一丝不苟,裁断平直如水,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他乐观向上,心胸豁达,扎根基层,快乐生活,三次战胜癌症,坚持工作在审判一线,是同事心中的楷模,是年轻人的良师益友。王宝胜同志用为民、公正、清廉和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曲基层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最美赞歌!
先进事迹
- 王宝胜,男,1957年9月出生,1979年3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入党,先后担任东丰县三合乡派出所所长,东丰县沙河镇党委秘书,1984年到东丰县人民法院工作后,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现任东丰县人民法院审判员。
他被人称为铁法官。他说从他穿上法袍的那天起,就铁了心干工作,无怨无悔。他就是东丰县人民法院审判员王宝胜。
王宝胜“脸黑”是出了名的,他用铁一般的纪律时刻警醒自己。1997年,他任城郊法庭庭长那会儿,他的家乡三合乡正在城郊法庭的办事区内,为“防患于未然”,他先是给亲属们打了“预防针”,希望他们能够懂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更重要的是不准找他走后门,否则别怪他不讲情面。就这样,他的亲属当中至今没有一人来找他“办过事儿”。有一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原、被告因土地使用权发生纠纷,继而厮打一处,致使原告被打伤住院,要求被告赔偿。被告的哥哥是王宝胜原工作单位的同事,案件刚接手,他就来找王宝胜,让他帮忙,王宝胜把脸一沉,对他说:“我们都是执法人员,那就更应该守法,为老百姓办事,怎么也不能合伙欺负他们,否则也太不仗义了。”最后,案件顺利调解结案,没有给被告任何偏袒。事后,这位说情者说:“王宝胜脸太黑,一点面儿都不给”,而原告却感激地说:“王宝胜办案真公道”。
王宝胜“硬气”也是出了名的,他用铁一般的正气维护法律尊严。2011年,有一个被告欠了原告的钱不还,原告将其诉诸法院。送达的时候,当事人就是不接起诉书和开庭通知书,家里还养了两只大狼狗,凶神恶煞似的不让法官进门,去送达的干警都吃了闭门羹。王宝胜就亲自前去送达,他在外面等了一整天,直到被告没办法开门说:“王法官,我知道你有耐心,我比不了你,你胆子够大的话,你就进来。”王宝胜大步踏进被告家院里。当时在院子里溜达的两条恶狗四只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他,但王宝胜大义凛然,没有一点儿畏惧之色。同去的法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他再出什么事儿。就这样,这次送达终于成功了。临走时,当事人敬佩地说,现在我真的信了,王庭长就是个刚正不阿的青天!回来以后,王宝胜对此案只字未提。直到案件执行后,原告送了感谢信来,院里的人才知道。同志们问他当时心里咋想的,王宝胜说,“在我这里,绝不容天平倾斜、法槌受辱”。
王宝胜“公正”更是出了名的,他经手的所有案件都“钉帮铁牢”,堪称铁案。王宝胜对案件一丝不苟,在法院工作29年,共经手办理案件近3000件,没有一件错案,更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他办案不公。同志们问他是怎样做到的,王宝胜说,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时刻想着作法官的责任,着眼在矛盾的彻底化解。
在法庭工作时,王宝胜接手了一起工伤事故赔偿案。该案已历时3年半,几经重审,疑难复杂。从受案的当天起,他迅速投入工作,仔细查阅卷宗,深入调查取证,研究法律问题,连续4周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周六、周日也没有休息,最后用时34天,给当事人送上了公正的判决。后来,当事人给法院送来两面锦旗:“冤情三年半,一朝见青天”、“冤案三年零六月,铁面无私捍盾牌”。
王宝胜被人称为铁法官,还有案件以外的原因。用王宝胜自己的话说,“生活好比一个大熔炉,而自己就像那块烧不化的铁”。
他战得胜癌症。十年间,三次罹患癌症,三次战胜癌症,重新回到了他无比热爱的审判事业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宁可死在法台前,绝不躺在病床上”。1997年,他患上了肺癌,手术,化疗的剧痛没有消磨他的意志,他依然谈笑风生,坚持活动,仅仅三个半月,他惊人的出现在了审判台前。1998年,他被诊断为转移性脑癌,现实的残酷,手术的风险,术后的折磨,面对这些他依然选择了坚强。30天后他又回到了干警中间。2007年,他再次被查出患上了食道癌。他没有一丝痛苦地泰然地走到手术室。术后一个半月,他又一次回到了干警中间。领导担心他身体受不了,劝他回去多休息。他总是说:“跟同志们在一起,在精神上就会有一种充实感,坐在审判台上,才有战胜疾病的力量”。
2007年以后,王宝胜以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敬业乐观的工作精神、坚定顽强的意志品格彻底战胜了癌症。他把这一胜利归结于组织的关怀、同事的关心、豁达的心态和科学的治疗,康复后,更加以忘我的精神和工作热情投入到心爱的审判事业之中。近五年多的时间里,办理了180多件民、刑事案件,调解处理了近400件民间纠纷,百姓们听说宝胜法官还在办案,都对他敬佩不已。王宝胜说,现在他每天都会以感恩之心快乐地生活。他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离开家人,没有离开战友,没有离开无比珍惜和热爱的审判事业。他更是幸福的,因为经历了生死考验,才让他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和人间的温暖。
2011年,法院开展了庭审裁判文书两评查工作,对全院各庭室的法律文书、案卷进行审查、复核,对出现问题的裁判文书进行通报整改。由于工作量大,院里制定了庭长、副庭长审卷制度,王宝胜总是主动承担最重的工作,每次都是阅卷量最大的法官之一。领导们知道他的身体需要静养,不忍增加他的工作负担。他总是笑着说:“我这把老骨头,越来越不中用了,我要把治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对于我而言,审查本卷宗是份工作,可对于百姓,就是他们的命根儿了!”
他耐得住清贫。王宝胜刚到法院时,他的家住在农村,一家4口人的生活靠他自己维持。为了把家庭的支出减到最低限度,他没有把家搬到城里,唯一的理由是农村开支小,妻子务农还可以补贴家用。以后两个女儿大了,面临入学问题,他这才将家搬到城里来,借了5000元钱买了处20多平方米低矮、破旧的房子,冬天屋内的水都冻冰渣,夏天一到连雨天就从地下往上渗水,王宝胜却说:“这比前几年有很大提高了,明天的生活会更好。”亲友都说他是个死心眼,不会“弄权”,就是个受穷的命。王宝胜却直言道:“虽贫贱,志不移,清贫不祸,不能因为穷而失人格、做权钱交易。”尽管家境不富裕,但贫困学生王珊珊却让王宝胜动了恻隐之心。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每月挤出100元钱,帮助王珊珊完成学业。后来这名学生来单位找他时,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1996年,东丰县法院建干警住宅楼,个人集资5万元,这对王宝胜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他决定不买楼了。他的妻子说:“咱们的两个女儿都大了,一家四口还挤在一铺炕上,实在不方便。”多年的夫妻没有红过脸,为了买楼的事,他的妻子却大哭一场。面对妻子并不过份的要求,王宝胜头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为此很上火。善良的妻子看到他这样,心里也不好受,就偷偷回娘家向亲属借钱,全院干警得知这一情况后也都纷纷解囊相助。此时,一位王宝胜为其公司清欠回50余万元的领导得知他为买楼集资一事发愁时,找到王宝胜拿出1万元,说这是其公司的资助,王宝胜坚决没有接受。这家公司的领导赞叹得逢人就说:“王宝胜是一个真正的清官!”
王宝胜生病后,他的病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关注。消息传开后,很多以前经他办理过案件的当事人怀着感激之情纷纷到医院探望,都想表达一点心意,但他嘱咐妻子:“这样的钱是一分也不能收哇。”
王宝胜觉得自己很满足很幸福,生病期间辽源和东丰两级法院领导千方百计帮他解决医疗费用,同事们也纷纷解囊相助。现在两个女儿读完大学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爱人也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个工作岗位,50平方米的房子老两口住着都觉得大。他跟爱人工资加一起一个月有3000多块,困扰他们多年的债务终于一步步解决了。
他看得淡名利。王宝胜为人恭谨低调,一心只把精力扑在工作上,总是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他的人们。在他心目中,只有当事人说他好,才是真正的好。
2013年,他主动让贤辞去了民事审判一庭庭长的职务,申请到刑事庭工作,他说自己就是想要到基层,当一名普通的干警,带一带年轻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自强不息的王宝胜是年轻人的人生楷模,甘为人梯的王宝胜是年轻人的良师益友。近几年,东丰县法院利用社会招考和选调生两条选拔招录渠道录用了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年轻人,都是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理论水平自不必说。只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法院的实务,对法院的工作还是摸不着头脑。王宝胜对于这些新人总是耐心指导,从法律文书的制作到案卷的整理和归档,无不细致认真。他总说:“法院的未来是这些年轻人的,我要在这剩下的几年里多为东丰培养出几名优秀的好法官,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
在工作中,王宝胜总会抽出闲暇时间给年轻人讲讲办案的技巧,说说多年来自己的办案心得。王宝胜总是告诫年轻干警,要懂得节俭,骄奢淫逸是做法官的大忌。遇到疑难案件要多讨论、多请教、多沟通,要把案件质量提高上来,全看这“三多”。
“王庭长是我到法院以后的第一任老师,他总是鼓励我们,说我们是高材生,法律知识比他懂得多,只是在运用上欠缺些经验,只要好好学,认真干,一定能做个好法官。”书记员赵秀峰说,“其实这些话我们都懂,我心里明白,其实王庭长是希望我们能像他一样为民执法、公正断案。”
王宝胜总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生涯:“在二十多年的法官生涯中,我一直以自己是一名人民法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哪怕是清贫的、艰辛的,甚至被人称为狠心的、无情的,我都无怨无悔,我将以神圣法律为信仰,视廉洁清正为动力,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时代赋予我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