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苏轼
2015-09-11 16:18:0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廖文
夜宿法庭,月明星稀,远山隐隐,近水潺潺,鸟语花香,蛙声扣窗。翻秋雨散文,读天涯故事,不禁想起苏轼,想起苏轼,自然眼里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柔美,胸中有大江东去的豪迈,身体有我欲乘风归去的飘逸。苏轼善于思考热爱生活,在他笔下日月星光、山川河岳、牛衣古柳、芳草燕子,皆是好文章妙诗词,皆是鲜活而美丽的。然其一生屡遭贬谪、命途坎坷,对其评价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苏轼任性逍遥随缘放旷,泰然的面对一切。因为他深深明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故总能乐经风雨、笑傲人生,最终成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有人说苏轼并非圣贤,稍逊高尚品德。我想那不过是他善于思考崇尚人性、热爱生活关注民生,而不是道貌岸然满口仁义。“三杀三宥”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可谓宽刑的表率。青年苏轼意气风发的参加“高考”(礼部试),深思熟虑后在“满分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里讲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吏治腐败冤狱难申,关押的通常是贫民百姓,诛杀的大多为草根布衣。苏轼以人为本同情弱者,提出三杀三宥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杭州是苏轼最喜爱的地方,写西湖也没有谁写得过《饮湖上初晴后雨》。不知是杭州的生活太舒心,还是西湖的风景太迷人,在那里他不惜笔墨留下了400多首诗词,同时还留下了苏堤。苏轼两次任职杭州,始终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兴修水利改善民生。民念其功,将治理西湖所掘淤泥构筑成堤,取名苏堤。
有人说苏轼游戏人生,行为放荡不羁。我想那不过是他曾降职黄州、贬居惠州、流放儋州,生活十分艰辛,常常身不由己,赖有坚忍不拔之志,往往以苦为乐随遇而安。《记承天寺夜游》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不仅是对宦海沉浮的由衷悲叹,更是对曲折人生的痛苦领悟。或许拥有宠辱不惊忙闲自适的心境,方能领略到月光澄碧竹影迷离的美景,方可在颠沛流离落魄烦闷中得到些许安慰。试想苏轼如不任性逍遥随缘放旷,恐怕会和贾谊一样长吁短叹抑郁而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感知生命短暂、个人渺小,不能牢骚满腹、不应虚度年华,故在黄州期间,他热情的诵明月之诗,欢畅的歌窈窕之章,度过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良辰;欣赏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美景,非但没有消沉,反而正确的认识了自己,感知了人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有人说苏轼不支持王安石变法。我想苏王有隙,当属君子之争。改革初衷虽好,但有些政策急功近利难以实施。用现在的话说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苏轼委婉劝之。苏轼说填平鄱阳湖可得良田万亩。王安石说良策也,利千百人生计。苏轼笑而不语。顷刻王安石忧心忡忡的问湖水咋办。苏轼满脸严肃的答侧挖一坑以装湖水。文人的劝说是何等睿智而竟又如此戏谑。即便这样也丝毫不影响王安石认为苏轼是旷世奇才的论断。乌台诗案苏轼获罪候斩,满朝官员无一为其求情,命在旦夕。唯有王安石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也因此逃过劫难。政见的截然不同,却有人格上的共识,中华文化如此有魅力。难怪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司马光上台,全面废除新法,凭苏轼的才华以及还曾因不支持新法而遭贬的经历,若肯趋炎附势,或仅需见风使舵,定能飞黄腾达,必享荣华富贵,可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苏轼体恤民情,反对废除新法中合理的部分,其下场也就可想而知,等待他的只能是再次的流放。饱经沧桑的苏轼不畏惧什么,哪怕是年逾六旬两鬓斑白,哪怕是漂泊千里浪迹天涯,哪怕是穷乡僻壤荒野孤岛。在儋州,苏轼自力更生,自娱自乐。他考察黎族文明,办学堂介学风,弘扬先进文化,快乐的过着每一天。他喝自己酿的酒,愉悦的与小孩嬉耍“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忘记了他的年龄。他在粮食短缺时,狡黠的算计着房东“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惦记那一顿美餐。“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也许就是他自己对这段生活经历最好的诠释。
无论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憧憬与期待,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肆意与放纵;无论是死灰吹不起时的落魄与孤寂,还是江海寄余生时的豁达与伤感;无论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时的舒适与惬意,还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的缠绵与无奈。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善于思考热爱生活的苏轼,一个不仅有超世之才、更有坚忍不拔之志的苏轼,一个坦荡而真实的苏轼。他对事永远遵循“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态度,才知晓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奥秘。他为人苦苦追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才会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
据传苏轼乘舟从海南北上时,大海幸运的留住了那艘满载智慧的小船。史料无记载,认同者甚少,但我坚信苏轼一定是魂归大海,因为只有那苍茫浩瀚的大海,才能容纳如此飘逸而落寞的灵魂;也只能是豁达而豪迈的苏轼,才配得上那波澜壮阔的大海。
林语堂说过“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夜读苏轼,如与智者对话;夜读苏轼,感受意志坚韧;夜读苏轼,体味生命豁达。读懂苏轼,兴许就读懂了人生。
掩卷而坐,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思绪良久,由苏轼想到我们法官,作为法官必须放下名利、不计得失,必须豁达开朗、真诚坦荡,必须体恤民情、关注民生,从而做到孜孜不倦、坚忍不拔,从而做到默默无闻、恪尽职守,从而做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以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人民法院
有人说苏轼并非圣贤,稍逊高尚品德。我想那不过是他善于思考崇尚人性、热爱生活关注民生,而不是道貌岸然满口仁义。“三杀三宥”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可谓宽刑的表率。青年苏轼意气风发的参加“高考”(礼部试),深思熟虑后在“满分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里讲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吏治腐败冤狱难申,关押的通常是贫民百姓,诛杀的大多为草根布衣。苏轼以人为本同情弱者,提出三杀三宥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杭州是苏轼最喜爱的地方,写西湖也没有谁写得过《饮湖上初晴后雨》。不知是杭州的生活太舒心,还是西湖的风景太迷人,在那里他不惜笔墨留下了400多首诗词,同时还留下了苏堤。苏轼两次任职杭州,始终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兴修水利改善民生。民念其功,将治理西湖所掘淤泥构筑成堤,取名苏堤。
有人说苏轼游戏人生,行为放荡不羁。我想那不过是他曾降职黄州、贬居惠州、流放儋州,生活十分艰辛,常常身不由己,赖有坚忍不拔之志,往往以苦为乐随遇而安。《记承天寺夜游》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不仅是对宦海沉浮的由衷悲叹,更是对曲折人生的痛苦领悟。或许拥有宠辱不惊忙闲自适的心境,方能领略到月光澄碧竹影迷离的美景,方可在颠沛流离落魄烦闷中得到些许安慰。试想苏轼如不任性逍遥随缘放旷,恐怕会和贾谊一样长吁短叹抑郁而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感知生命短暂、个人渺小,不能牢骚满腹、不应虚度年华,故在黄州期间,他热情的诵明月之诗,欢畅的歌窈窕之章,度过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良辰;欣赏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美景,非但没有消沉,反而正确的认识了自己,感知了人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有人说苏轼不支持王安石变法。我想苏王有隙,当属君子之争。改革初衷虽好,但有些政策急功近利难以实施。用现在的话说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苏轼委婉劝之。苏轼说填平鄱阳湖可得良田万亩。王安石说良策也,利千百人生计。苏轼笑而不语。顷刻王安石忧心忡忡的问湖水咋办。苏轼满脸严肃的答侧挖一坑以装湖水。文人的劝说是何等睿智而竟又如此戏谑。即便这样也丝毫不影响王安石认为苏轼是旷世奇才的论断。乌台诗案苏轼获罪候斩,满朝官员无一为其求情,命在旦夕。唯有王安石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也因此逃过劫难。政见的截然不同,却有人格上的共识,中华文化如此有魅力。难怪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司马光上台,全面废除新法,凭苏轼的才华以及还曾因不支持新法而遭贬的经历,若肯趋炎附势,或仅需见风使舵,定能飞黄腾达,必享荣华富贵,可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苏轼体恤民情,反对废除新法中合理的部分,其下场也就可想而知,等待他的只能是再次的流放。饱经沧桑的苏轼不畏惧什么,哪怕是年逾六旬两鬓斑白,哪怕是漂泊千里浪迹天涯,哪怕是穷乡僻壤荒野孤岛。在儋州,苏轼自力更生,自娱自乐。他考察黎族文明,办学堂介学风,弘扬先进文化,快乐的过着每一天。他喝自己酿的酒,愉悦的与小孩嬉耍“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忘记了他的年龄。他在粮食短缺时,狡黠的算计着房东“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惦记那一顿美餐。“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也许就是他自己对这段生活经历最好的诠释。
无论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憧憬与期待,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肆意与放纵;无论是死灰吹不起时的落魄与孤寂,还是江海寄余生时的豁达与伤感;无论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时的舒适与惬意,还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时的缠绵与无奈。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善于思考热爱生活的苏轼,一个不仅有超世之才、更有坚忍不拔之志的苏轼,一个坦荡而真实的苏轼。他对事永远遵循“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态度,才知晓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奥秘。他为人苦苦追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才会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
据传苏轼乘舟从海南北上时,大海幸运的留住了那艘满载智慧的小船。史料无记载,认同者甚少,但我坚信苏轼一定是魂归大海,因为只有那苍茫浩瀚的大海,才能容纳如此飘逸而落寞的灵魂;也只能是豁达而豪迈的苏轼,才配得上那波澜壮阔的大海。
林语堂说过“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夜读苏轼,如与智者对话;夜读苏轼,感受意志坚韧;夜读苏轼,体味生命豁达。读懂苏轼,兴许就读懂了人生。
掩卷而坐,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思绪良久,由苏轼想到我们法官,作为法官必须放下名利、不计得失,必须豁达开朗、真诚坦荡,必须体恤民情、关注民生,从而做到孜孜不倦、坚忍不拔,从而做到默默无闻、恪尽职守,从而做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以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