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2 10:01:1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魏楚瑜
  一、盼年

  年开始了倒计时。

  岁末的这段日子,却变得越发的忙,仿佛都争抢着要把这一年没做完的事赶在年前全都做完。忙忙碌碌一整年,竟也不知道究竟做了些什么,或许有欢笑,也有眼泪,有汗水,也有收获的喜悦。

  立春了,依然寒冷。南方永远只有冬夏两季,不是炎热便是透骨的湿冷。常常在午休时间拖一把躺椅到坪里,幻想能在冬日的阳光里搜寻到一丝温暖,几分钟后不由得在冰冷的寒风中悻悻然打道回府。

  于是乎,便更期盼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团聚,四面八方的堂兄弟表姐妹拖家带口围坐一桌,大快朵颐,评长论短;也有人耍宝逗趣,引得笑声不断。那时候,是温暖的。

  二、忆年

  有同事打来电话:在你家蹭个饭可好?

  在小菜店门口站了一会,红瓜绿菜,新鲜娇艳。有人买了一大堆的蔬菜,左手拎着一大塑料袋,右手也是拎着一大塑料袋,往马路对面走去。新修的柏油路很宽,因为下雨的缘故路面又滑,总要小心穿梭而过。没有那么多的鱼和肉,蔬菜所占比例惊得吓人。不同的时代,人们所需求的营养结构和口味也在改变。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的那段光阴。年前盼望,年后守望。家家户户飘来的菜香味,总让我馋得吧唧吧唧的咽着口水。我们那时过年,吃的最多的就是炖年猪肉。每到年末,村里总会有人杀上一头猪,分割出来的猪肉一家一家的摊派十斤八斤的。所以,那时过年,最大的盼头就是年猪肉了。虽然锅里的猪肉大都是肥肥的猪肉片子,可在我们的眼里都变成最美味的佳肴,一年的香气全都在那里了。

  如果年猪杀得早,还可以把肉用盐腌了挂在灶屋的铁钩子上,任木柴的烟火熏着,又是一道更具特色的美味——腊肉。因为安化的乡下都是在大年三十早上过年,大年二十九的晚上,把腊肉煮熟,只等大年三十炒一炒便是上等佳肴。小时候嘴馋,总是等不及第二天正式上桌,头天晚上刚煮出来,便吵着要吃砧板肉。奶奶总是笑呵呵切下一长条全精的肉给我,拿在手里蹦着跳着——不能去房里,会被爸爸责骂——从灶屋后门出去,躲到猪栏边——也顾不上臭,狼吞虎咽。

  那个年代,爷爷奶奶都在乡下住着,叔叔伯伯也都在乡下住着。一到初一,一大家子二十多人,得摆出两大桌。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年的气息浓到化不开。

  三、叹年

  我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的盼望着过年。

无需奢望只有在年里才可以增添的一件新衣,也不是想吃上几顿只有在年里才有的大鱼大肉。这些,平常的日子里都有,衣柜里满满的全是衣服,天天吃鱼吃肉吃到腻。就像奶奶说的,如今生活好了,天天就像过年。和过去相比,他们如今的每一天里都是浓浓的年味。国家繁荣昌盛,小家才会幸福安康!

  如今,兄弟姐妹们都已成年,天南地北各自有着自己的学业事业,有的已经在外地成了家。奶奶不再住在乡下,跟着我们搬到了新房子里。去年过年,我和爸妈还有奶奶,四个人围着看春晚,总觉得缺点热闹劲。住对门的大伯要初三才会过来,而安化的三叔和姑姑,因为路途太远,也不知道会不会来。

  和同事的儿子谈起过年,问他还看不看春晚。他似乎很不屑,网上的节目单已经出来了啊,居然还有那谁谁谁,太老了吧,没劲,还不如上网玩游戏。

  年,在孩子们的眼里已经没了味道。

  总有一天,祖辈们不在了,年的味道恐怕也随之东去了。除夕夜,各自坐在电脑前看视频玩游戏,拿着手机发发微信。那一份热闹劲只怕是淡了。但新的一年对未来的期许、对人生的热爱却依然浓烈!

  作者单位:湖南省汉寿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