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30年,为法院而生
——追记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法院原副院长孟宪来
2014-08-17 08:39:17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周崇华 赵霞
图为孟宪来(左)走访当事人。资料图片
  正如妻子卢红所说:“他是为法院而生的。一年365天,他有一半以上在加班。”他曾答应陪妻子看场电影,却因接待当事人耽误了。事后他唯一的一次向妻子道歉,却成了夫妻的永诀。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孟宪来的生命,定格在2014年3月14日23时08分。

  这一刻,年近八旬的父母失去了年仅49岁的儿子,妻子失去了相爱20多年的丈夫。

  这一刻,兴庆法院失去了一位刚刚提拔半年多的副院长,银川市失去了一位首届“十佳法官”和优秀公务员。

  近5个月后的8月8日,记者到兴庆法院采访,采访对象哽咽着向记者回忆着孟宪来这个因患白血病英年早逝,被当事人念、同事疼、妻子爱的“柔肠侠骨”和“工作狂”的好法官的感人故事……

  孟宪来的公正为民观

  “法官在公正的范围内应不忘慈悲。要像包公一样严肃执法;要像雷锋一样热心待人。”19岁就进入兴庆法院工作的孟宪来,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条。

  2003年,几个赌徒深夜下楼回家。其中一个从笔直的楼梯上跌落,摔死了。家属认为是后边一个平时与他有仇的赌徒推下去的。警方按照这个逻辑立案,检察院提起了公诉。

  兴庆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警方虽经多次补充证据仍然如故,兴庆法院宣告被告人无罪。

  死者家属大吵大闹,不依不饶。先是申诉到兴庆法院审监庭,继而又投诉到报社,说法官吃完原告吃被告。

  面对前来质疑并扬言报道的记者,时任兴庆法院审监庭庭长的孟宪来引经据典,辨法析理,将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解释得透亮。

  说服记者后,孟宪来先后四次与记者一道做死者家属的工作。最终,死者家属明白了,不再申诉。

  2004年,兴庆法院审监庭荣立集体三等功,孟宪来被授予“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的何海军,对孟宪来的感恩之情难以言表。何海军曾是银川市某货运部的雇员。2008年的一天,他在工作中被严重炸伤,导致双目失明,生活陷入绝境。法院判决雇用单位赔偿何海军各项损失共计33万余元,案件随后进入了执行阶段。

  时任兴庆法院执行局局长的孟宪来,先是同执行法官一起到何海军家里,了解他的实际困难。2010年5月,孟宪来得知何海军无任何经济来源,治病又急需用钱,不久为他送去了司法救助金。

  为了尽快帮助何海军走出困境,孟宪来不厌其烦地对被执行人做工作。第一期执行回来19万元,孟宪来陪着何海军到银行把执行款存起来,然后又将他护送回青铜峡。此后,孟宪来和同事们仍然惦记着何海军的生活,多次召集双方当事人,协商剩余执行款。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

  对此,孟宪来常说:“群众来法院办事,如果我们不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那么法院在群众的心目中就没有了威信。全力以赴执行好每一个案件也是公正司法的要求。”

  也就在这一年年初,兴庆法院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首批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的三个试点法院之一,就连同行们都为兴庆法院和看起来文弱的孟宪来捏了一把汗。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的四个目标和宁夏高院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的五个达标标准,在孟宪来的主持下,《兴庆法院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实施方案及创建标准》、《兴庆法院执行工作流程》和《兴庆法院执行救助实施办法》等配套措施相继出台。

  而以执行见证、执行听证、执行日志、财产查控、目标责任、信访评估、信访风险等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执行”机制,“三限时”、“三穷尽”,即限时查清财产线索、限时采取强制措施、限时评估拍卖,穷尽执行措施、穷尽执行线索、穷尽执行程序等执行举措,则将孟宪来推到了风口浪尖。

  2010年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兴庆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595件,执结2562件,依法终结775件,执行率达92.82%,执结案件标的额2.38亿元。执行法官人均结案171件,创下历史新高,有效化解了多年的执行积案,执行案件上访投诉率明显下降。

  当年,兴庆法院被宁夏高院授予“无执行积案法院”。2011年和2012年,兴庆法院连续两年被宁夏高院评选为“执行工作先进法院”,执行局被宁夏高院记集体二等功一次,孟宪来则被评为银川市首届“十佳法官”。

  孟宪来的同事亲情观

  由于长期高强度加班加点工作,被妻子和同事们称之为“工作狂”的孟宪来经常感冒,低烧不退,口腔溃疡难以愈合,他总是以“伤风感冒”吃吃药了事。

  直到2013年春节,孟宪来才在妻子和同事的劝说下,选择春节放假期间到医院治病,却被医院确诊为患有严重的白血病。

  “孟宪来住院治疗期间各项指标正常后,医院曾为他确认哥哥的骨髓配型,准备给他做骨髓移植手术,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骨髓移植回到法院,发着低烧,咳嗽不断,带病上了3个多月班。”兴庆法院原党总支书记窦玉萍含泪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孟宪来两次住院治疗期间,不停地有同事打电话询问他住在哪家医院想来看看他。他总是在电话中告诉大家:“不要管我在哪里,不要来看我。你们把审判工作做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尽管这样,孟宪来分管的民一庭庭长李淑萍还是偷偷地赶到医院,以汇报工作的方式,和孟宪来做了最后的话别。

  两人促膝谈心两个多小时,话里话外都是民事审判工作,以及他对司法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做好民事审判工作的设想和打算。

  临别,孟宪来对李淑萍说:“请回去转告大家,我刚分管民一庭工作不久,就躺在了医院,我老孟对不起大家了。”

  李淑萍没有辜负孟宪来的期望。同事们没有辜负孟宪来的期望。李淑萍哭着对记者说:“对孟宪来最大的怀念,就是把案子办好,实现他的愿望。”

  “我装修房子缺钱,孟宪来二话不说,就借给我2万元。他住院后,我将2万元钱还给他,他说不急着还,你先拿回去用。我放下钱跑出病房,心里难过了好几天。”兴庆法院法警队副队长王勇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执行局干警刘兆平,爱人在乡下的中学教书调不进银川市,刘兆平带着即将上学的孩子既当爹又当妈。孟宪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联系教育部门为其孩子解决了上学问题。

  聘用司机刘正平,爱人没有工作,家境困难,孟宪来逢年过节给他送衣送钱送年货……

  和孟宪来在执行局共事多年的法官张怀智、陈文贵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孟宪来的同事情怀。

  “他心里只有当事人和同事,一年四季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一次,我到他办公室看见满屋子的当事人,我跟他开玩笑说,你对当事人的态度比对我好。就连被执行人从外地寄给他的一盒茶叶,他都交给了纪检组。”妻子卢红泪流满面地诉说着对丈夫的疼爱。

  兴庆法院民一庭审判员王娜的一番话证实了卢红对丈夫的理解和埋怨。

  王娜告诉记者,孟宪来担任执行局局长那些年,她也在执行局工作,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加班。孟宪来不但陪他们加班,还给他们买来小食品,再用自家车把他们送回家。

  2014年7月,银川市委政法委举行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王娜带着对孟宪来的敬重和爱戴,以《柔肠侠骨担道义,清风正气铸法魂》为题,七场报告会场场哭诉着孟宪来的感人事迹。银川市委政法委一位刘姓干部激动地说:“孟宪来的事迹太感人了。聆听他的事迹报告会,我的眼泪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
责任编辑:孙剑岚
网友评论:
0条评论